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5-11 16:19
王秋淋 宋璟
跨越巴山蜀水、聯通川渝兩地。天府南-銅梁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線路建設正加快步伐,一條連接川渝兩地的特高壓輸電大動脈漸行漸近。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在川渝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建設中,除了過硬的施工單位外,監理團隊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隊伍。作為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線路工程24、25標段(四川段)和26標段(重慶段)的“質檢員”和“護衛軍”,重慶渝電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線路工程監理項目部(下稱監理項目部)以“安全、優質、高效”三個目標為指引,從數字創新、安全管控等方面發力,全力以赴做好工程監理,把牢工程安全質量關,力爭將該工程打造為具有渝電特色的特高壓工程監理典范。
數智賦能“云監理” 線上巡查提質效
面對監理人員少、作業點位多、安全風險高等特點,傳統人員到場監理已經不能滿足施工建設進度要求。監理項目部加大創新力度,探索應用數智化手段,提升監理質效。
“切換回10S051號塔施工現場,對高空作業情況進行遠程抽查,同步核查到崗到位情況……”5月10日,在監理項目部內,監理員譚瑞和陳凡熟練地操作著“智慧云監理”系統,隨著“智慧大屏”上施工現場高清畫面不斷切換,現場施工作業、安全措施執行、安裝質量等情況一目了然。
“智慧云監理”系統由重慶渝電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自主研發。2022年7月,該系統投入生產應用。該系統通過AI圖像識別、GIS地理信息系統等互聯網智能技術,將動態監督實時化、紙質資料數字化、履責管理線上化,實現多現場遠程監理全覆蓋。
較真碰硬守底線 筑牢安全質量關
安全質量是特高壓線路工程的生命線。監理項目部監理人員敢于直面問題,排除各種干擾,及時督促整改,構筑起工程安全質量的牢固防線,
“物料混裝將導致工程質量問題,這批材料必須報廢,絕不允許以次充好……”1月14日14時,在川渝特高壓交流線路工程11S047號塔,監理項目部監理員陳偉緊急叫停了即將開始的混凝土基礎澆注工作,避免了一起不合格商品混凝土流入特高壓線路工程的質量事件發生。
“C25混凝土在混入砂漿后其強度會大幅降低,用它澆筑塔基可能帶來倒塔風險。”陳偉說,特高壓線路鐵塔基礎澆筑有嚴格的材料運輸要求,為節省運輸成本混裝材料,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質量事件。
隨后,陳偉要求施工方將該車裝載的2立方砂漿和7立方混凝土報廢處理。為防止類似基礎澆筑材料運輸混裝,他守在澆筑現場5個小時,逐車核實車牌號和送料單,監督現場澆筑,直到該塔基全部澆筑完后才離開。
截止4月底,監理項目部已累計查處典型違章及問題290條,制止I類嚴重違章16條、III類嚴重違章43條、糾正一般違章214條,下發監理整改通知單51份,建議業主處罰3次,約談施工項目部2次,以較真態度、碰硬精神和鐵血手腕筑牢安全質量監理底線。
扎根一線盡顯擔當 俠骨鐵漢有柔情
從背上行囊,踏進項目部的第一天起,監理項目部人員就把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一門心思地照顧著茁壯成長的“特高壓娃娃”,卻把對遠方的那份思念深深地藏在人后和心底。
陳征是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25標段(四川段)駐隊監理,自工程啟建便主動申請扎根在最艱苦的10S086-10S091段。他幾乎每天早上6點出門,晚上9點才堪堪回到宿舍,簡單洗漱后還要為次日工作做好安排。十二個月如一日,他出色地完成了基礎澆筑、鐵塔組立等工作。但每天的10點后,工友們都會把宿舍樓頂那幾平米空間留給陳征,“征哥的孩子還在讀幼兒園,為了不影響孩子休息,每天只跟家里通15分鐘電話,這可能是他一天中最輕松、開心的時間了。”羅俊杰說。
男兒誰無柔情時,剛毅堅韌是常態。2023年11月26日凌晨1點,駐隊監理吳冬因急性闌尾炎不得不離開11S093入院治療,而此前他已經堅守了整整24天。然而12月4日,吳冬在術后堪堪滿足拆線條件的情況下,便主動要求院方拆線并讓他出院返崗。12月5日,忍著傷口鉆心的疼痛,吳冬返回了11S093繼續參與工作,連續兩天蹲守基礎混凝土澆筑現場超過20小時。吳東就靠著這股“拼命三郎”的韌勁,提前完成了基礎澆筑的工作。
像陳征、吳冬這樣的“無名監理”大有人在,也正是無數這樣的柔情鐵漢“犧牲小我”,才鑄就了重慶電力蓬勃發展的堅實基業。
安全質量重于泰山,特高壓工程監理重任在肩。重慶渝電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線路工程監理項目部全體監理人員將扛起責任、攻堅克難,全力以赴當好工程安全質量的“守門人”,把好工程安全質量監理關。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