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26 11:04
見習記者 趙雅晴 記者 趙坤 通訊員 潘穎 林麗平
晨曦初照,福建東山島澳角村漁港碼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一艘艘漁船滿載而歸,電商一條街的商戶們開始新一天的勞作,忙著將新鮮的海產品發往全國各地;崇山秀嶺間,茶農們靈巧地采摘著春茶,身后的座座鐵塔、頭頂的根根銀線在微風中送電上春山,助力“茶香四溢”。從繁華都市到寧靜村落,配電網連接著千家萬戶,保障著人民生產生活的穩定運行。
配電網好不好,事關人民群眾的用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電力)深入貫徹《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的戰略部署,以提升供電可靠性為主線,年均投入超百億元部署配電網提升三年行動,2024年實現全省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首次降至100分鐘以內,同比下降60.1%,降幅位居國網公司系統前列,走出了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發展之路。
標準化建設 山海協同織就“韌性防護網”
作為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標準化建設為配電網規劃筑牢堅實根基。
福建地處東南,依山傍海,地形“八山一水一分田”,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發,為電網安全運行帶來巨大挑戰。面對復雜多變的地理環境,如何讓這張網更加堅強可靠?福建電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3年起,福建電力以標準化思維、目標網架導向建設管理配電網,部署實施配電網提升三年行動,全面建設“剛柔并濟、風雨無憂”福建電網,加快補齊網架短板,打造高能級配電網,有力提升供電保障能力。結合地域特點,國網福建電力堅持規劃和標準先行,出臺《電網若干技術原則》《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和《規劃作業手冊》《建設指導手冊》,遵循標準化、差異化、實用化原則,明確目標網架建設標準、設備選型要求,構建適應福建“山海”差異的配電網建設標準體系,差異化打造堅強保底的海灣型和靈活韌性的山區型10千伏配電網,為電力穩定輸送提供堅實保障。截至2024年底,福建10千伏線路聯絡率提升至99.4%,網架標準化接線率提升至92.1%。
壽寧縣10千伏南溪線地處山區,供電半徑長,存在線路分段和聯絡不合理等問題,《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為該線路的建設改造提供了有力遵循。“‘技術導則’中‘三分段兩聯絡’的建設標準,對網架優化、負荷分配、臺區設置等進行規范,解決了線路聯絡不合理、大分支線路多和供電距離長等問題,使供電可靠性更高。”壽寧縣供電公司運檢部副主任莊昌生介紹說。
“風雷冰污澇”五防合一的綜合治理是福建配電網標準化建設的另一大亮點。通過排查近5年受臺風、雷擊、污閃、水淹、覆冰影響的配電線路及站房情況,福建電力共梳理出1097條高故障、高雷擊、超長供電半徑等典型問題線路、1537條防災薄弱線路及579座易澇站房,按照“清存量、控增量、提質量”的原則,從規劃、建設、運維3個方面提升配電網防災能力。同時,在國網系統內首創性應用災害疊加的理念,細化鄉鎮級“風雷冰污澇”復合災害的分區治理方案,形成8類配電網防災差異化建設套餐,為不同區域的電網建設提供了精準指導。
莆田市秀嶼區位于沿海大風口地區,空氣濕度大,含鹽量較高,輸電線路設備容易出現絕緣水平下降、銹蝕等問題。福建電力將其作為五防合一綜合治理重點區域之一,組織莆田供電公司開展秀嶼區配電網專項診斷分析,2024年實施43個配電網集中大修補強,完成101基桿塔的絕緣涂料噴涂,有效提升線路防污閃水平。2025年春節期間,秀嶼區實現配電網線路零污閃故障、配變“零重載”、首端低電壓“清零”,低電壓用戶數比降88.8%、嚴重低電壓用戶數比降92.1%。
2024年7月底,臺風“格美”裹挾著狂風暴雨直撲福建。然而,與往年不同,福建省福州市的110千伏澗田變電站并未出現內澇積水——新型對開式的防洪門和高高的防水墻將洪水牢牢阻隔。臺風“格美”登陸后的24小時,福建全域供電恢復如常。
“2024年,福建先后經歷了‘格美’和‘康妮’兩場超強臺風,實施了變電站防汛設施改造后,站房的防汛能力和設備可靠性都經受住了考驗,實現站房零進水、設備零故障。變電故障率相較2023年降低40%。”福州供電公司配電部黃毅標告訴記者。
據介紹,福建電力近三年線路雷擊跳閘率比降42.7%,與同等級的“米克拉”臺風相比,“格美”臺風造成的停電用戶數比降68.8%。在提升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和綜合抗災能力的同時,這場“山海協同”推動電網升級的實踐成果也納入了國網公司配電網典型設計,成為多氣候省份電網升級的范本。
精益化管理 多措并舉貫通“全鏈管理網”
如果說標準化建設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筋骨,那么精益化管理便是其血脈。
“福建電力堅持以資產為核心理順配電網管理關系,在組織模式、機制創新上下功夫,推行系列精益管理措施,提升供電可靠性。”福建電力設備部配電處李怡然表示。
為提升配電網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效益,福建電力實施配電網“規建運”一體化管理,全省606個供電所按照“一所一目標一圖冊”制定配電網目標網架規劃,確保配電網標準化接線能夠切實落地。
在配電網運維方面,樹立“運維跑在故障前”理念,通過完善設備主人制和管理人員監督機制,將每個配電網設備的全過程管理責任壓實到具體的運檢人員身上,把好設備“入網關”“修試關”“運維關”,扭轉“以搶代維”被動局面,確保設備始終處于健康穩定的運行狀態。近三年,福建10千伏線路百千米故障次數和配變故障停運率分別壓降28.4%、30.2%。
長樂區供電公司營前供電所在這一管理體系下,精準把握長樂撤市設區、首占新區建設等城市發展契機,加快堅強網架建設,實施線路纜化工程(轄區纜化率達73%),安裝用戶分界開關(分界開關全覆蓋率達100%),加快饋線自動化、備自投功能建設(備投覆蓋率及饋線自動化有效覆蓋率均達100%),持續優化配電網結構,助力城市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及新農村建設。
“營前所通過開展‘啄木鳥’行動,將所有線路及設備的運維責任落實到個人,嚴格開展周期性巡視及夜巡、特巡,并且每年輪換設備主人,以打破轄區壁壘。”營前所所長鄭杰介紹。通過強化無人機巡視、設備帶電檢測等核心技能培訓,營前供電所培養了一支“會巡視、懂操作、能維護”的設備主人隊伍。2024年轄區零故障天數352天,戶均停電時長22.8分鐘,供電可靠率99.996%。
此外,福建電力深化低壓營配業務融合,按照網格組建營配融合低壓運維班組,推進線上業務向上集約、現場業務下沉賦能、關聯業務橫向融合,將供電可靠性管理向低壓延伸。以三明供電公司為例,其城供中心低壓網格服務班在完成三路社區、滬明社區低壓及計量設備巡視消缺工作時,新增低壓電桿、電纜分支箱等4類設備日常巡視,有效減少多班組重復作業,運維效率顯著提升。
“網格服務班將低壓設備‘責任到人’,如同劃分‘責任田’,提前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保障低壓設備的正常運轉。”三明供電公司城供中心副主任朱增鋒表示。
創新探索 “秒級自愈”構建“零感知供電網”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從“用上電”“用好電”向“不停電”“綠色電”加速邁進。福建電力堅持“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把“不停電、少停電、快復電”擺在首位,在技術體系上尋找創新突破,全力推廣配電網自愈、不停電作業等促進可靠性快提升的實招、硬招。
在廈門大學旁的沙坡尾,一場“電力自愈”正悄然上演。1月9日10時,廈門大學南門2號環網柜10千伏大學八環912開關跳閘,對大學周邊及沙坡尾旅游景區正常用電產生影響。與此同時,廈門供電公司調度臺告警聲響起,配電網饋線自動化動作成功,僅13秒便完成故障判定、隔離、復電動作,所有受影響區域全部恢復正常用電。
“以往發生故障,從調度員判斷分析及通知巡線再到查清故障點恢復供電,要耗費1至2小時,饋線自動化有效提升了配電網的智能化水平,實現故障處理全自動。”廈門供電公司配電部配網調控班副班長張水長介紹。
故障“秒級自愈”的背后,是福建電力推動“高可靠性自愈體系”規模化應用的體現。通過全省推廣主網故障配網“全停全轉”,創新一鍵并控批量轉電技術應用,福建電網自愈能力不斷提升,全面邁入“百秒自愈”時代。目前全省累計建成1.16萬條自動化饋線,城市核心區覆蓋率100%,85%的饋線級故障跳閘實現秒級自愈。
高可靠供電也離不開不停電作業裝備水平的提升。福建電力著力打造“用戶零感知”不停電作業體系,因地制宜推廣適應福建山區特色的絕緣平臺、絕緣蜈蚣梯等新型作業裝備,實現全地形帶電作業全覆蓋,有效解決山區復雜地形環境下帶電作業的難題。2024年,不停電作業次數比增27.3%。
在提升供電可靠性的過程中,福建電力不僅著眼于技術層面的創新突破,也在積極探索配電網創新模式的發展。
以廈門城中村電力提升改造為例,針對城中村基礎設施薄弱、故障搶修難等問題,廈門供電公司首創“共享站房”模式,將配電站房、通訊機房、智慧社區中心等功能融合在一起,實現一地多用、有效聚合,解決了城中村電力設備落地難的問題。
“目前,全市累計已啟動改造101個村、改造完成52個村,新增供電容量30萬千伏安,建成21座‘共享站房’,這種模式重構了城市電網與社區發展的共生關系,實現從‘保供電’到‘促發展’的跨越。”廈門供電公司配電部配網檢修與不停電管理高級師許銘拓表示。
2025年,福建電力將錨定全省用戶平均停電時間降至1.36小時的目標,持續深化配電網建設改造,打造供電可靠性提升的“福建樣板”,為全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經驗,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堅實的電力保障。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