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21 15:27
志合者 不以山海為遠
——第四屆中柬文化交流論壇側記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趙坤 見習記者 張浩正
2月17日,北京華能大廈報告廳裝扮一新,前方的大屏幕上,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橫跨兩岸,澎湃的桑河水跨越時空進入大家的視野——第四屆中柬文化交流論壇在這里開幕。
中柬兩國民眾發自肺腑的講述、專家學者旁征博引的發言、表演者聲情并茂的演繹……帶領在場所有人沿著中柬源遠流長的歷史之路,深情回望兩國“鐵桿”友誼,更對新時代中柬友好合作、文化交流有了更加深刻直觀的了解。
“山海無界·心鄰共敘”,是本次論壇的主題,也是中柬兩國建交67年來的縮影。中柬兩國始終在綠色發展等領域展現著共同擔當,柬埔寨最大的水電工程——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截至今年1月底,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已累計向柬埔寨提供了近120億千瓦時的綠色清潔電力,每年可解決260多萬柬埔寨人的用電需求,使當地用電成本大幅降低,為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撐。中國華能始終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方針,積極打造環保示范工程,在電站建設運營過程中,一直將生態保護等問題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在電站右岸增設仿生魚道,減少工程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滿足洄游魚類通道需求,維持該區域生物多樣性。。
論壇首映《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在柬企業紀錄片,點映《我在金邊學中文》微紀錄片,展現了中柬互利共贏、相知相融的溫暖故事。
《不以山海為遠》紀錄片中,來自中國的工程師正在將相關專業知識面對面傳授給柬籍工程師。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中國華能通過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方式助力提升柬埔寨能源自給能力,推動了當地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該影片中,水電站移民村里一排排嶄新的安置房格外引人注目:海藍色的外漆、棕色的圍欄、精巧的掛飾......當地村民向鏡頭介紹自己的新房子時,難掩喜悅之情。在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建設期間,中國華能充分尊重移民生活習俗,因地制宜發掘自然條件優勢,順利完成了當地百姓的搬遷安置工作,幫助當地3600多名貧困居民邁向幸福之路,配套建設了公路、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點亮了村莊夜晚的同時,也點亮了當地村民的新生活。
互融互通,潤物無聲。在一個個中柬合作項目拔地而起的同時,兩國的文化交流也在潛移默化中“雙向奔赴”。
論壇首發《柬埔寨青年對中柬人文交流認知調查報告》,從教育、旅游、文化、影視、中柬青年交流倡議等六個維度對柬埔寨“Z世代”青年群體開展調研,分析當地青年對中柬人文交流的認知情況,為進一步鞏固兩國的友好關系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撐。
第三屆中柬“Z世代”青年Vlog大賽頒獎儀式的舉行,讓人們看到中柬兩國年輕人正對彼此生活與文化有著更加深入的交流與了解——一個個“小而美”“接地氣”“有溫度”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以中國華能為代表的在柬中國企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的積極貢獻,展現出中柬兩國人民對“鐵桿友誼”更進一步的堅定信心與期待。
中國駐柬埔寨使館公使銜參贊陳聰表示,三年來,中柬文化交流聯盟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柬文化交流活動,為增進兩國人民的相知相親發揮了特殊的作用。中國駐柬使館將繼續支持聯盟,深化中柬交流合作,不斷夯實兩國鐵桿友誼。
柬埔寨駐華使館一等秘書睢賁賴表示,本次論壇進一步鞏固了兩國人民之間互聯互通的橋梁,為兩國政府在人文領域的深度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希望論壇未來能夠進一步向文化、旅游等諸多領域縱深拓展。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李向良在論壇致辭中表示,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中國華能將進一步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定不移打造中柬能源合作“樣板典范”,為當地能源電力穩定供應和清潔發展提供華能方案;積極搭建中柬民心相通“橋梁紐帶”,讓當地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文化交融、人文相親。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趙剛在致辭中說,作為中柬文化交流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愿攜手中國華能,與中柬高校、智庫、媒體和企業共同開展文化交流,推動兩國民心相通。
在“中柬人文交流的現狀與展望”專家沙龍上,權威專家學者從媒體傳播、文化產業合作、青年交流、學術發展等方面探討中柬人文交流的新路徑。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表示,中柬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在中柬文化交流領域大有作為,希望以華能為代表的企業,依托海外項目傳播好中國聲音,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促進文明交流與互鑒。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教授董關鵬指出,要通過技術賦能,讓更多中柬故事呈現到兩國全媒體平臺,進一步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持續產出文化交流新成果,讓更多文化瑰寶、藝術精品走向全球。
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心創始主任、國際關系與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尼克·占達利認為,數字和綠色創新將重新定義中柬伙伴關系,青年人才和機構網絡是確保長期發展的重要保障,希望中柬攜手開展文化交流研究,講好兩國故事,豐富文化遺產。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金平表示,中柬人文交流前景光明,希望培養更多人才深化兩國學術聯系,在醫療衛生、環境可持續發展、旅游以及鄉村發展等方面不斷深化合作,實現文明互鑒、互利共贏。
專家學者們的發言,既是對中柬兩國項目合作、文化交流等成果的認可,更飽含了對中柬兩國未來的期盼。
出發,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認真落實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架構,主動服務對接柬埔寨“五角戰略”,攜手構建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的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中國華能在路上,中國企業在路上;以共贏為目標,以文化為紐帶,加深中柬兩國民眾文化交流與傳播、鼓勵兩國文化“美美與共”,中柬文化交流聯盟在路上,兩國民眾在路上。這條路,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