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1-16 17:09
張小榮 辛成君
1月8日,北風肆虐,寒氣逼人。國家能源集團千里包神線上運輸正酣,神木北站站場上的繁忙不因天氣變化而放慢節奏,五彩的信號燈不停地閃爍,鐵龍飛馳,列車高亢悠長的鳴笛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寒風中,身穿橙黃色反光防護服的調車組作業人員像往常一樣穿梭在車流密集股道里和車輛上,成為夜空里最亮的“星”。他們緊張有序地進行檢查關門車、防溜、提車鉤、摘接風管、擰手閘、上下車等作業。
“6703次,23時30分編好。”1月8日深夜,調車場里,甲班調車長曹志強接到連接員防溜措施設置良好的匯報后,接著,向信號樓車站調度員苗海作了匯報,這也是他們今晚第2列編好的列車,調車作業用時2小時15分鐘,以確保6703次正點出發。
“計劃調車場25道掛20輛,車輛段掛46輛編組6703次,計劃共計10鉤”。21點15分,編制調車計劃后,車站調度員苗海便組織調車組傳達計劃,從人員分工到安全注意事項進行重點布置。
“作業時一定要嚴格執行‘一關前,二關后,三摘風管,四提鉤’的標準。”
“注意保暖、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加強聯控,注意左右機車車輛動態,上下車時一定抓緊蹬牢,下車時一定要看清腳下有無障礙物。”
神木北站是我國第二條“西煤東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主要承擔著重載列車組合分解、車輛甩掛等一系列作業中轉任務。站場上作業日趨繁忙,數以萬計的車輛在此匯聚,經過精心解編后,如同巨龍般再次騰空而起,駛向遠方。而這一系列的解編過程,離不開調車人員的精細作業。他們每個班需在室外作業達8個多小時。
隨著對講機里傳來的指令,連接員葛曉虎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作業標準。“1號請求進入鉤擋作業。”“0號明白。”得到調車長曹志強準許后,1號連接員葛曉虎使用頻調設備,按下緊急停車鍵,然后認真檢查了周圍車輛狀態,戴上雙層手套,俯身撤除北端鐵鞋,接著,側身到兩車之間,關閉折角塞門、摘開風管、提起車鉤,爬上爬下擰手閘等作業,按下解鎖鍵:“1號,25道北端B號防溜鐵鞋撤除,1號鉤檔作業完畢。”每項作業均井然有序,每個動作都得心應手、嫻熟麻利,不到1分鐘,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十車、五車、三車、減速、停車……”,此時,神木北站編組場內不時傳來對講機的聯控聲,調車長曹志強按下頻調設備:“試拉!”連接員葛曉虎迅速檢查車輛狀態,并實時向調車長匯報:“雙側車輛檢測完畢,試拉……”在對講機里面傳出來“啟動,啟動”的提示音后,列車也隨著緩緩移動,機車已掛好。寒冷的夜空中,對講機里傳來清晰而有力的嘹亮通話聲,在站場上空回蕩。伴隨著條條指令的發送,兩列車穩穩地連接在了一起。
隨著一系列的聯控和確認信號響起,列車緩緩推進。此時,室外溫度已降至零下25℃。作業完畢后,連接員葛曉虎站在前端車輛的車梯上,隨身攜帶著行車記錄儀,肩挎頻調設備,緊握車梯,迎著刺骨的寒風,目視著前方,絲毫不敢放松警惕,因為這時他便是司機的眼睛,安全責任重大。
寒夜里,一條條指令,一輛輛貨車,一次次摘管、防溜……讓這樣本該靜謐的夜,格外繁忙,格外耀眼。
推進、掛車、十車、五車、三車,減速、停車,對講機里所有作業按部就班,有條不紊,保障著每趟列車的安全、正點開行。
從18時00分到次日早8時,當夜累計解體2列,編組2列,調動車輛568輛,作業40鉤。
日復一日,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寒冬酷暑,一年四季,他們日日夜夜穿行在股道間或車輛上。他們時刻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鏖戰嚴寒,晝夜奮戰,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鐵路人的敬業精神,他們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著萬家溫暖,為國家能源大動脈安全暢通默默奉獻。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