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23 13:35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陸文虎)5月21日,國網甘肅金昌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電氣試驗班成功應用QC成果“布控紅外測溫裝置”,并在實戰中持續發力,以智能化、綠色化的創新實踐,為電網設備安全運行注入新動能。
2024年,針對變電站設備測溫依賴人工、效率低的痛點,該公司變電運檢中心電氣試驗班以QC活動為載體,成功研制出集太陽能供電、無線傳輸、智能分析于一體的“布控紅外測溫裝置”。此裝置采用高效太陽能電池板結合蓄電池,實現全天候自供電,擺脫了傳統設備對固定電源的依賴,可靈活部署于變電站各處,實時采集溫度數據并上傳至云端平臺。
2025年,該公司變電運檢中心電氣試驗班進一步優化裝置性能,新增溫差閾值預警功能,當監測點溫度異常時,系統自動推送告警信息至手機APP,形成“監測—分析—處置”閉環管理鏈條。截至目前,有兩臺裝置已分別應用于110千伏永昌變、夾河變,累計監控溫度異常隱患12起,有效降低運維成本。
在積極應對迎峰度夏保供電攻堅戰中,這一創新成果將展現出顯著優勢。1月,在110千伏龍口變電站,布控紅外測溫裝置通過持續監測一母電壓互感器油箱溫度數據,結合環境溫度變化建立動態模型,發現其電壓制熱型缺陷,及時進行應急處置,避免潛在的跳閘風險。此外,太陽能供電設計不僅減少碳排放,更適應了金昌地區光照充足的地理特點,與綠色電網建設理念高度契合。
“以前手持紅外儀巡檢需2小時,現在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掌握全域溫度趨勢,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運維人員楊亞東說道。
當前,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設備狀態感知能力已成為電網智能運維的核心競爭力。該公司變電運檢中心電氣試驗班將繼續探索“紅外測溫+AI診斷”深度融合,開發設備健康狀態評估算法,并計劃在更多變電站推廣,為構建“無人值守+集中監控”新模式提供技術支撐。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為QC活動注入了科技含量,更以“小裝置”撬動“大安全”,彰顯基層班組在守護萬家燈火中的智慧與擔當。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