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3-10 14:36
王騫 盧小銀
3月6日,在新疆庫爾勒市南疆快遞物流園,國網新疆巴州供電公司首次應用第四代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10千伏發尼I線帶電接引流線作業,有力保障了園區企業可靠用電。
本次應用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RJ1300 2.0型號帶電作業機器人,全疆共有4臺,這是此版本機器人在新疆首次開展現場作業。這個版本機器人較之前機器人,在算法和智能化程度有較大提升,配備多個傳感器融合的定位系統,能夠實現對導線毫米級的識別定位與作業力量的精準控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主動規劃作業路徑,工作人員只需在地面將機器人引導至指定位置,便能高度智能地完成作業,大大縮短作業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在作業現場可以看到,絕緣斗臂車上一臺“機械小黃人”在15米的高空,靈活轉動著兩只“手臂”,對周圍環境進行掃描、精準識別導線、確定作業位置,所有精細化動作一氣呵成,僅用45分鐘就完成了帶電接三相引流線作業,在保障新客戶及時用電的同時,不影響供電線路上其他企業正常用電。
國網巴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陳明軒說:“此次帶電作業機器人作業主要通過抓線、穿線、剝線、接線4個步驟,完成帶電接引流線作業,能夠在保證電網穩定運行的同時,減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以往作業人員直接接觸高壓帶電設備,降低了帶電作業安全風險。”
應用帶電作業機器人是帶電作業專業實現智能化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電網企業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需要。近年來,國網巴州供電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構建全電壓等級帶電作業模式,大力推動帶電作業專業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全力提高供電服務水平。
本次帶電作業機器人主要由絕緣斗臂車、機器人作業平臺構成,作業人員只需利用操作控制系統和機械手柄,便可以控制機器人進行高空帶電作業,機器人依靠兩支絕緣手臂和末端工具,再加上多個傳感器和可視化監控,實現作業點位的精準識別、實時建模與可視化的精準控制,可以安全高效便捷地完成帶電作業任務。
“這是最新一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首次在新疆電網現場應用,相比傳統人工作業徹底化解了人身傷害風險,減少了現場作業人員數量,大幅度降低了勞動強度,為配網不停電作業智能化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國網巴州供電公司配網管理部專責王英皓說。
據了解,這次應用的帶電作業機器人,還能通過更換不同的末端作業工具,開展激光刀清障、加裝故障指示器和接地環等多樣化作業,為電力運維工作帶來了新的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
下一步,國網巴州供電公司將不斷拓寬機器人在配網帶電作業領域中的應用場景,持續優化機器人作業流程,深度挖掘在各類復雜工況下的作業潛力。強化帶電作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推動更多智能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為社會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優質的電力服務和保障。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