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04 17:39
呂珺 付勝利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
隨著深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五虎山礦業公司綜采二隊黨支部緊貼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上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突出創新管理,發揮“黨建+”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安全生產、智能化建設,依托黨員力量,破難題、保平安、促發展,真正做到建設進展到哪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就發揮到哪里,讓黨旗在煤海飄揚,黨徽在崗位閃光,為煤礦智能化建設注入紅色動能。
夯基固本 打造堅強堡壘
“我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優勢,成立以黨支部、工會、團支部為主體的黨工團先鋒服務平臺,在智能化綜采方面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每月初由黨支部書記組織黨員召開思想動態分析會上,黨支部書記徐曉宇說。
參會人員根據井下生產實際情況和職工思想動態,共同分析和預想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前瞻性思考和預判,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和管理漏洞,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提前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于未然,減少事故發生概率,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生命健康。
“班組的發展離不開創新。”2024年49歲的共產黨員楊海旺說道。
在011205和010909工作面交替生產作業期間,為了更好地運用智能化采煤設備,根據現場生產實際,楊海旺對采煤機在液壓牽引部、截割部冷卻器、選擇冷卻器的進油量與冷卻水量的最佳匹配關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通過優選耐水壓、耐油壓的板翅式冷卻器,改進牽引部冷卻系統,有效控制牽引部液壓系統的溫度,并在牽引部電控箱煤墻側護板內增設一套冷卻器,進行系統進油側冷卻,保留原冷卻器進行回油冷卻,同時擴大采煤機冷卻水管管徑和安裝冷卻噴霧泵合理分配機組水量,有效保證冷卻水最佳流量。
2023年3月,011205工作面進行回采期間,由于工作面115#支架進入工作面,導致機尾端頭空頂面積過大,漏渣嚴重。開始將距工作面最近的超前支架移至工作面機尾,為了符合兩巷超前支護的20米距離要求,在超前支架外打設6排單體支柱用于補強超前支護。
“如果這樣施工,每班需要回撤20多根單體支柱,不僅我們的勞動量大,安全也沒法保證。”楊海旺講到這里時滿臉愁容。
那段時間,楊海旺為了降低上隅角密閉工作量,想了各種辦法。后來,他通過觀察單元支架的結構,結合現場作業的情況,設計了兩塊擋矸板安裝在單元支架上,一方面起到了阻擋煤矸的效果,另一方面兩塊擋桿板的組合使用,減小了需要上隅角打設珍珠巖的面積,并大幅度減少了單體支柱的使用數量,通過調整單元支架的安設位置,形成了單元支架+單體支柱+長板梁的上端頭補強支柱施工方案。這一方案有效避免了機尾端頭空頂作業的風險,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
率先垂范 放大頭雁效應
談起011205智能綜采工作面,綜采二隊職工臉上無不洋溢著自豪的表情,因為這個曾經被稱為全礦“最難啃”的硬骨頭就是他們戰斗最激烈的主戰場。
隊長張明偉回憶說:“在工作面末采期間,智能化設備受地質構造影響,頻繁出現故障,推進困難,給檢修和生產帶來一定影響。”
面對困難,黨支部17名黨員、技術骨干掛圖作戰,把“任務圖”變成“施工圖”,對困難問題及時“復盤”,出對策、定措施、拿方案,下決心攻下這個難關,他們對照圖紙一遍遍研究采煤工藝、頂板管理、設備運行規律,通過控制臺對割煤過程中煤層走向、設備參數等進行實時觀察,及時了解生產中設備運轉情況,排除各類故障及隱患。
2023年6月,011205工作面刮板機兩臺電機變頻器頻繁出現故障。為了盡快找出故障原因,機電副隊長申鑫一連幾天蹲守現場查找原因,后來他發現是變頻器因積塵嚴重而產生故障。“最初的設計不太合理,變頻器距離工作面只有200多米,只考慮到操作方便,沒想到受粉塵影響會造成誤動作或發生故障。”申鑫說,變頻器體積大、擺放空間小,日常維護起來難度也很大,而且,變頻器對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粉塵、振動和沖擊等要求也很高。
為了改善變頻器作業環境,提高刮板機的運輸效率,申鑫提出一個大膽想法,將兩臺變頻器布置在一個盤區專用的設備硐室,采用遠距離供電,這樣在回采過程中可以省去拉設備列車這一工序,為生產創造條件。申鑫這一建議得到礦技改小組大力支持后。這項工程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僅鋪設電纜就達3400多米,同時需要對變頻器內相關模塊及其他配件進行更換。
施工過程中,他合理安排工期和人員,每天利用早班檢修時間組織電工班組實施“搬家”任務。經過十多天努力,兩臺變頻器喜遷“新居”,“新家”空間大、通風好、無粉塵,工作環境有了很大改善。這一改造,不僅減少了電工的日常工作量,而且變頻器周圍纜線一次整理成型,完全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
為了更好維護保養兩臺變頻器,電工班組每兩周檢查一次,記錄運行中的變頻器輸出三相電壓、三相輸出電流,比較它們之間的平衡度;記錄環境溫度、散熱器溫度,查看變頻器有無異常振動、聲響,風扇是否運轉正常等,杜絕設備“帶病”作業。
心系職工 做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貼心服務職工,竭誠為職工服務辦實事。”是綜采二隊黨支部一直以來秉持的工作理念。該支部根據職工需要及生產實際,從提升職工技能、思想疏導、重點幫扶三方面著手,盡心盡力服務職工。
實施“黨員民心工程”,發揮班組安全優勢,不斷探索安全生產幫教新方法,使黨支部成為職工的“心靈驛站”。黨員與職工進行結對幫扶,通過面對面交流,現場安全指導、“支部家訪”等方式,深入了解職工“八小時以外”的思想動態,家庭、家風情況,聽取黨員干部和家屬對安全生產的意見建議,引導家屬當好“賢內助”,助力安全生產。
2024年7月,當“支部家訪”小組來到職工劉金濤家中,支部書記徐曉宇詳細介紹了公司安全監管情況和安全生產形勢,語重心長地說:“作為家屬,要積極配合公司,給職工吹好‘枕邊風’,讓職工以良好的心態和充沛的體力,站好崗,守好職,盡好責,保證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妻子表示一定要做好劉金濤的后勤保障,讓他安心踏實上班,只有個人安全了,家人才能放心,公司才能省心,工資收入才能有保障。
“支部家訪”小組把公司全員安全教育理念帶到每一位職工家中,在公司與家庭之間構筑一座“連心橋”,為黨員干部送幫扶上門、送溫暖到家、送關懷入心,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增強黨員干部的歸屬感、榮譽感。
“綜采二隊黨支部通過‘入戶幫教’、困難職工幫扶等工作,職工的思想觀念、工作態度、工作作風都有了較大轉變,進一步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黨支部書記徐曉宇說道。
黨旗所指,沖鋒所向。烏海能源五虎山礦業公司綜采二隊黨支部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在安全生產一線高高飄揚增添力量,內蒙古自治區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首批堅強堡壘“模范”黨支部、烏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都是對他們為煤礦安全生產和智能化礦山建設貢獻的褒獎。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