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02 17:15
朱曉靜 張曉璇
黨建活動室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聲”入人心;村民房頂上,一排排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包聯社區內,志愿者們定期開展送知識進課堂等志愿服務......初秋季節,廣袤的齊魯鄉村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伏羲桑梓,堯舜故里。座落在牡丹之鄉的國家能源菏澤發電公司,厚植“人民至上”情懷,把“民生事”當作“頭等事”,先后在巨野縣西陳莊村、定陶區半堤鎮、牡丹區黃堽鎮、沙土鎮帶領村民打贏脫貧攻堅戰。自2020年完成歷史使命后,菏澤公司鞏固脫貧成果,繼續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扎根鄉村一線,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奏好鄉村振興的“主旋律”。
黨建引領,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實施鄉村振興就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我們要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的專業和特長,凝聚鄉村發展新動能。”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在年中工作會上強調。
該公司永葆為民初心,把鄉村振興作為企業發展的“份內事”,黨委書記掛帥,成立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領導機構,明確工作責任,將鄉村振興幫扶工作拆解到項、精確到人,周密部署,聽民意、聚民心、匯民智,勾勒好鄉村振興“作戰圖”。
面對不同村莊情況不同的難題,該公司按要求派出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實地調研,和村干部、村民深入溝通,了解村情民意,結合區域特色出臺個性化幫扶措施,推動各項幫扶工作落地見效。堅持黨建引領,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幫扶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把黨的建設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走出了一條“以高質量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沒有老百姓,哪有現在的菏澤公司?幫助老百姓富起來、日子好起來是我們的應盡之責。”馬嶺崗鎮篦匠王村駐村工作隊員屈震感慨道。
自進村伊始,駐村第一書記和隊員們就決心為大家趟出一條致富的路子來。面對村黨支部人員不足、辦公用品短缺等問題,屈震就協調公司捐贈了電腦、打印機等辦公用品,又投入三萬余元建成黨建活動室;村黨支部黨建基礎薄弱,靳紅輝依靠豐富經驗、指導督促村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制度,增強村黨組織活力和創造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公司更是派出宣講人員趕赴村活動室進行宣講活動,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送到廣大村民身邊。
“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為綱、發展為目、實干為要,深化改革統籌推進五大振興,譜寫鄉村發展新篇章......”一場場“接地氣”的互動宣講,以“鄉音”傳“黨音”,將全會精神“傳”到千家萬戶、“播”到田間地頭,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產業支撐,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其中專門提到“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也是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
“產業興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才能真正鼓起來。”提到產業發展駐村第一書記寧如鋒難掩喜色,“咱們公司推動多個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落地,每年平均能給每個村增加集體收入2萬元。”
該公司以產業幫扶為支點,立足當地產業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幾年間,完成多個扶貧車間建設,協調精準扶貧就業點、大棚蔬菜種植、生態養殖等多項目落地,成功幫助162名村民解決就業問題,為207戶村民實現收入增長。
錨定“雙碳”目標,該公司始終將為人民服務情懷與能源保供主責主業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光伏+美麗鄉村”新方案,實現公司綠色轉型、鄉村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這么大一塊光伏發電板,有輻射嗎?”
“裝了光伏電站,這院里面不就沒陽光了?”
“這些板子會不會壓壞屋頂,讓房子老化得更快啊?”
......
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們充分了解村情民意,通過村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和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和村民及時溝通,針對村民擔憂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
“在屋頂上安裝光伏設備好處可多啦,不僅零投入、綠色無污染,而且收益穩定,項目建成后每戶每年差不對能增收1200元呢!”
通過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們的不懈努力,終于打消村民的疑慮,屋頂光伏項目順利開工。目前該公司在運的五個光伏項目,裝機容量21.65兆瓦,每年可生產綠電2360萬千瓦時以上,節約標煤超過0.9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1.94萬噸,正在開發光伏項目十余個,遍布牡丹區、鄆城縣、東明縣、曹縣及山東省其他地市,其中包含為東明縣范屯新村、武勝橋新村、柳里新村等9個村戶引入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
追光不息,馭風不止,2024年以來,該公司搶抓“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政策機遇窗口期,堅持“風光”并進,上半年五個光伏項目獲立項批復,裝機容量66.63兆瓦,兩個光伏項目獲投資決策批復,裝機容量21.2兆瓦;在山東省第二批陸上風電競配中,取得項目開發建設權,裝機規模達38.125萬千瓦。
秋日暖陽下,房頂上一塊塊藍色光伏板熠熠閃光,閑置的屋頂成為了老百姓的“陽光存折”,孕育著鄉村振興的“金色”希望。
央企擔當,繪就鄉村振興新底色
菏澤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摘帽不摘幫扶”轉戰鄉村振興,從消費幫扶、志愿服務等方面多渠道發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5月份,第一書記寧如鋒到單縣高老家鄉董吳莊村駐村幫扶。面對農產品配送難、銷路窄的難題,他立足村情,第一時間打造直供平臺,聯合后勤管理部購買幫扶戶大蒜等農產品加工,在職工食堂出售,滯銷變“直銷”,為農戶解決燃眉之急。為破解農戶銷售難題,他立足村情、拉項目、出主意,先后幫助農戶解決西瓜、蘆筍等多種農產品的銷售問題。
“這個小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煮成的小米粥口感香糯,東西物美價廉,還能幫扶村民,這樣的好事真是一舉兩得!”5月6日至11日,“彝心同力 共賦振興”央企消費幫扶聚力行動期間,該公司通過“慧采商城”購買集團公司定點幫扶縣農產品完成消費56.25萬元,“以購代幫”聚力助農。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該公司累計投入270余萬元助力對口幫扶地區經濟振興。
同時,該公司始終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以赤誠之心,彰顯央企擔當;關注鄉村教育發展,捐贈愛心圖書600余本;響應“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號召,定期定點開展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連續17年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2023年募集善款12.14萬元;關注弱勢群體,2024年上半年開展志愿服務慰問活動十余次。
奏好鄉村主旋律,跑出振興加速度。國家能源菏澤發電公司始終秉承為民初心,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踐行央企使命擔當,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菏電力量。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