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未删减在线播放,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成全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電網頻道

湖北電力:全力提速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建設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1-08 15:09

全力提速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建設

——國網湖北電力多措施助力武漢高質量發展

  胡成瑤 王曉靜 吳斌

  2024年元旦假期,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李家墩街的500千伏江北變電站全面進入土建施工階段。該工程是湖北首個“超高壓進城”工程,也是武漢市建設世界一流電網的重點工程之一。

  與它聯袂開工的還有500千伏武漢東新變電站。2023年,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建設項目,武漢市開工達101個。

  2023年12月10日,在武漢東新變電站項目現場,武漢建設世界一流電網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成功舉行。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吳英姿出席開工活動。

  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既是湖北電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也是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湖北先行區建設、以一流城市電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政企合作

首創“先土建、后電氣”建設模式

  建設一流城市,需要一流電網。

  武漢作為超大城市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2019年11月8日,武漢出臺了《武漢市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建設實施方案》,吹響了武漢建設一流城市電網的號角。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加強政企合作,明確優先采用電網政企共建模式,即全國首創的電網共建“武漢模式”。由政府先行出資批量建設變電站土建和通道部分,供電公司按需完成電氣建設。變電站土建部分由供電公司后期進行收購,通道則無償給供電公司使用。

  2023年4月,原武漢市建設一流城市電網指揮部升級調整為武漢市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工作領導小組,由武漢市政府和湖北電力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實行“雙組長”制,更加強化了政企共建的組織舉措。

  2023年6月24日,位于東西湖區的武漢220千伏三店輸變電工程正式投產。在迎峰度夏重點電網工程中,該站是變電容量與建設規模最大的一個項目。

  “通常情況下,一個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工期為一年半左右,但這個項目我們只用了9個月。這得益于東西湖區政府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項目負責人劉碩介紹。2023年6月30日前,武漢供電公司完成22個迎峰度夏電網工程項目建設,新投產供電容量約230萬千伏安,有力保證電網可靠運行。

全面升級

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

  湖北電力對標北京、上海、巴黎、東京,按下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建設的快進鍵。

  為此,武漢供電公司2023年提出33621目標:在政企合作的電網建設“三年攻堅”(2023~2025)期間,推進3項特高壓靠城、3項特高壓進城項目;2025年底投運及在建變電容量達到6000萬千伏安、高壓容載比提升至2.0,累計投產變電站超過100座。

  據武漢供電公司建設部湯代煒介紹,集中開工的101個項目統籌協調推進各級電網建設,實現了從電力主網的“大動脈”到配網的“毛細血管”全面升級,達成世界一流城市電網220千伏堅強、110千伏可靠、中低壓有韌性的建設目標。

  武漢至南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武漢段計劃于2024年10月全線貫通。工程建成后,華中地區將形成“日”字形特高壓主網架,支撐大規模清潔能源的接入,為華中地區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撐。

  東新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計劃2025年6月投產。該工程也是“西電東送”華中地區電量下網關鍵性工程,建成后將大幅提高武漢地區綠電比例,保障武漢新城中長期電力可靠供應。

  屆時,武漢市不僅擁有更充沛的動能,“含綠量”也會大大增加。

顏值在線

打造一線城市新景觀

  正在建設中的武漢江北城區500千伏變電站,不僅是華中地區首座室內500千伏變電站,也是湖北歷史上超高壓變電站第一次深入城市腹地,與都市和市民生活緊密鑲嵌、緊緊相擁。

  一墻之隔的220千伏李家墩變電站,建設于1997年,當年周圍還是魚塘和農田,城市發展之迅速超乎所有人預期。與李家墩變電站金屬設備林立相比,江北變電站在去工業化上煞費苦心。主變壓器、油抗、GIS等電氣設備全部被放置于22米高的單層建筑中,不僅較戶外GIS布置方案節省占地面積50%,更加降噪,屆時站內還種植草皮,綠草如茵。

  為了不違和周圍的住宅、公園,該站拿出了四五套外立面設計方案。“我們設計了多巴胺配色方案,還設計了森林方案……我們的目的就是不再讓變電站看起來冷冰冰的,不僅要規避‘鄰避效應’,還要打造成網紅墻,讓市民樂意來打卡。”該項目土建項目經理鄒漢文說。

  在這之前,武漢已經有成功的范例。在武昌濱江商務區綠地國際金融城的旁邊,一座類似于“平房”的小型建筑,和周邊寫字樓、住宅小區有機融合,構成和諧統一的城市景觀系統。

  這個CBD中的“掃地僧”就是2022年投產送電的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該站是華中地區第一座220千伏地下新一代智能化變電站,采取電網與政府、綠地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模式,也是武漢市政企合作模式下建成的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該站整體建筑分為地下三層,占地面積僅有一般220千伏變電站的二分之一,實現了深入城市負荷中心發揮作用的目標。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如何節約土地資源、釋放土地空間,同時又與周邊環境保持友好,為一流城市亮麗的外形增光添彩,是湖北電力正在探索的課題。

數智賦能

推動配網數字化轉型發展

  “武漢電網是典型的受端電網,夏季負荷高,我們著力規劃建設以雙鏈結構為主的智能、靈活中壓配電網,不斷推進配電網數字化轉型。”武漢供電公司配電部副主任朱程雯說,根據規劃,力爭在“十四五”時期,使武漢中心城區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94%,其中,核心區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99%。

  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到底怎么樣?最終落腳點是用戶的用電體驗。

  2023年11月24日,一臺智能帶電作業機器人在湖北武漢硚口區古田四路的10千伏線路改造中投入使用。供電員工與機器人合作完成此次帶電作業,由相關線路供電的4700戶客戶“零停電、零損失、零感知”。

  近年來,武漢供電公司整合帶電作業力量,成立了帶電作業中心,在項目建設、設備缺陷消除等業務中全力推行帶電作業。同時,大力開展城市配電網擴容和改造升級,提升設備狀態感知能力,實現配電網故障主動研判自愈。

  為了讓配電網更加“透明”,武漢供電公司打造了可實時感知配電網狀態、作業狀態、重點客戶狀態的“數字電網一張圖”,將“站—線—變—戶”拓撲網架與地理地圖疊加,方便搶修人員快速調集資源、處理故障,派單時間較以往縮短了70%。

  “實現配電網靈活自主調節需要不斷探索配電自動化技術。我們在漢口濱江商務區應用智能分布式饋線自動化技術實現負荷一鍵轉供、終端智能聯調,讓配電網更智慧。”朱程雯介紹。該公司還依托5G電力專網探索5G輪式機器人智能巡檢等應用,打造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現代智慧配電網。

  到2025年底,武漢市將建成“安全可靠、優質高效、綠色低碳、智能互動”世界一流城市電網,為打造新時代的英雄城市提供強勁動能,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為城市的高效運行、產業的高速發展、市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責任編輯:張棟鈞

校對:高慧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隆安县| 万载县| 吉林省| 昭苏县| 外汇| 讷河市| 溧水县| 江西省| 江永县| 丰顺县| 成都市| 平塘县| 离岛区| 通州区| 大同市| 扎鲁特旗| 丽水市| 云安县| 徐闻县| 浦北县| 六盘水市| 南乐县| 启东市| 通州市| 乐都县| 威信县| 老河口市| 兴国县| 阿拉善右旗| 青阳县| 藁城市| 格尔木市| 汕头市| 铜山县| 保山市| 二连浩特市| 新疆| 萝北县| 民丰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