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1-03 17:43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李春蓮)2023年12月31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石塬鄉很多的商場超市、餐飲企業恢復了正常營業。走進金客隆超市,只見米面糧油區、蔬菜區、零食區等貨架上貨品充足,村民在選購商品。一聲聲敞亮的叫賣、一扇扇迎接顧客的商鋪大門和逐漸熱鬧起來的場景,讓積石山再次充滿了煙火氣。
“地震發生的第二天,超市就開門營業了,進貨通道沒有受到影響,群眾生活所需的米面糧油、蔬果蛋奶等一應俱全,許多蔬菜的價格也都作了下調。”金客隆超市老板娘盧海秀說,“店里營業了,我每天都會試了一下有電嗎,能夠有盞燈照明就挺滿足的。這些天看見跟我們很熟悉的臺區經理白天黑夜的在忙碌集中安置點,只能是悄悄地在光明驛站放幾箱水表示感謝。我們來石塬鎮8年了,跟這兒的人都有了感情,貨賣得便宜點,也是我們為抗震救災盡的一份心。”
隨著抗震救災工作全面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國網甘肅臨夏供電公司在積石山縣設置的9個“光明驛站”也發揮著“連心橋”的作用,抗震救災應急搶修人員在各集中安置點開展安全用電隱患排查治理、用電安全宣傳等工作,全力保障各安置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只見每一間安置板房內,都粘貼著震后安全用電須知和供電服務溫馨提示,上面公布了供電服務電話。“如果家中供電出現故障,可以隨時撥打我們的供電服務電話,我們的工作人員將及時上門處理。”國網積石山縣供電公司陳家村光明驛站供電工作人員楊峰俊說。
圖為重建家園的人們在燈下迎接新的一年陳文浩供圖
“我家有個開關不靈敏!”“我們有個插座充不上電!”“我可以在你們這里充一下電嗎?”……在“連心橋·光明驛站”,時不時有群眾前來尋求幫助。
“這里很方便,手機或者設備沒電了可以隨時在這里充電,還可以受理用電訴求。”群眾對“光明驛站”的服務贊不絕口。
“2023年12月18日半夜,我們積石山縣發生了大地震,地動山搖,村里的95%的房子塌掉了,電也斷了,我們摸里逃到廣場生起火,圍著火堆取暖,周圍一片漆黑,大家特別慌亂,感覺沒有希望,但是很快,我們在遠處看到亮光,緊接著看見一輛輛有‘國家電網’字樣的車輛拉著發電機和不知道名字的電力設備進村了,我們村里老老少少懸著的心也落下了,大家都知道‘國家電網’來了,馬上就有電了,院子里電力工人立了個高高的火堆,照的到處亮堂堂的,我們心里不害怕了,電力工人連夜搶修,第二天就通了電,燈亮了,大家心里也安穩了,又有希望了。”劉集鄉高李村老支書馬成虎感激地說。
“今天我們分兩組開展安全用電隱患處理,大家要詳細排查,確保全面消除用電隱患。”2023年12月31日上午,劉集鄉“光明驛站”負責人肖新華給大家安排了工作任務。劉集鄉設置了3個光明驛站,服務包括高李村等7個帳篷點,在這些臨時安置點內,他們的家人也分散居住在其中,心中有大“家”的劉集供電所的8名工作人員,已連續數日工作在一線,點亮了大“家”的燈。
“我家房屋在地震后,產生輕微裂縫,住建部門組織的工程技術專家進行了兩次房屋應急評估,告訴我修補后就能搬進去住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2023年12月31日,趙鋒和家人已回歸正常生活,“回來家里后,電工來到家里,對家里所有的電力線路都進行了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后,又再三叮囑注意事項。看著他們辛苦的工作,我也覺得很心疼。”只見肖新華認真做好工作記錄后,立即奔赴下一戶搬回房屋的人家。
“這些天,國網積石山縣供電公司204名電力員工全部在崗,一個都不少!”國網積石山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陳文浩聲音哽咽著說,“災害發生后,夜間最低氣溫在零下15℃以下,體感尤為寒冷,大家肩扛、手提、背著物料,通宵達旦搶修線路,想起他們瑟瑟發抖的身影,凍得通紅的鼻尖……讓人心疼啊!”
說起家人,一直駐守在抗震救災一線的陳文浩心存感激,“這些天,他們時常會發信息叮囑自己要注意安全、要吃飽穿暖,這幾天,兒子的生日、父親的生日我都缺席了,明天,就是我愛人生日了,我要許個愿望,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安康、所有的孩子都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