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28 17:38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周倜然
“政善治,事善能。”從“管理”到“治理”,反映出治國方略總體思想的演變,折射了時代發展的進步。
電力安全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雙碳”背景下,針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電力安全如何治理好?如何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11月27日,《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電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能發安全〔2024〕90號,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這份《意見》是國家層面首次專門就全方位加強電力系統運行安全治理出臺的政策文件,在此前召開的媒體吹風會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做出解讀。
電力安全“治理體系”的題中之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健全社會治理體系作出專門部署。這是從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占比不斷提升,電力系統的結構和形態正發生深刻變化,其安全穩定運行成為能源保供的重要任務。
“國家能源局主動應變,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發展和治理,積極推動形成源網荷儲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電力安全治理體系。”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閻秀文介紹說。
記者注意到,《意見》是國家層面首次專門就全方位加強電力安全治理的頂層設計,充分體現出推進電力安全“治理體系”建設之迫切。具體來看,《意見》從健全電力安全治理體系、增強電力安全治理能力、完善電力安全治理措施、提升電力安全監督管理效能等四方面,提出了22項工作舉措。這些工作舉措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其中治理體系是基礎、前提,治理能力是關鍵、重點,治理措施是載體、路徑,監督管理是長期任務。
閻秀文表示:“《意見》結合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提出了需要堅持的4個原則,堅持安全共治、系統管控,堅持聚焦重點、助力轉型,堅持改革引領、創新賦能,堅持立足行業、服務大局。在《意見》的指導下,將進一步完善源網荷儲治理力量布局,打造隱患聯治、風險聯控、安全聯創的治理模式,助力新型電力系統高水平安全。”
如今,我國能源改革持續深化,電力新質生產力、新型生產關系加快構建,與之相適應的電力安全保障措施需要有效制定。
“《意見》在充分研究當前電力安全治理體制機制適應性的基礎上,提出系列改革舉措,能夠有效破除制約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為實現高水平能源電力安全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袁兆祥認為,“《意見》突出電力安全的‘治理’,提出一整套完善電力安全治理體系、提升電力安全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既適應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要求,也契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要求。”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6日,超強臺風“摩羯”先后在海南、廣東登陸,對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群眾生產生活用電帶來重大影響。9月11日,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海南聯網工程恢復運行、兩家受影響電廠機組恢復并網,系統安全穩定得到有力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電實現有序恢復,為經濟社會秩序逐步實現正常化運轉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南方電網經歷的一場電力安全“大考”,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南方電網覆蓋五省區,并與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電網相聯。目前南方區域五省區新能源裝機已超過1.6億千瓦,預計未來三年將再翻一番,新能源高滲透率運行將成為常態,各省區新能源最大電力滲透率均可能達到70%-80%。
結合南方電網建設發展、安全運行的背景,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監管部副總經理張勇介紹說:“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形態的電網安全運行面臨重大挑戰,主要體現在:電網安全運行、電力可靠供應、調控困難、極端氣候的風險、電網運行網絡安全風險等方面。不僅如此,還存在配電網運行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用戶用電側涉網風險管控能力不足、設備的安全和質量管理有待加強等問題。”
張勇認為,正在新型電力系統轉型發展關鍵時期,對于已經清晰的問題和風險,《意見》提出了明確、具體的工作要求,對于部分仍處于發展變化的領域,《意見》部署了相關專項研究課題。
新型電力系統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電力系統高水平安全,也離不開電力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電力安全治理更離不開數字化。
記者在媒體吹風會上獲悉,重點推進數字化智能化電網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相關舉措有:推動實體電網數字呈現、仿真和決策,探索人工智能及數字孿生在電網輔助決策和調控方面的應用,提升電力系統調度的智能化水平;推動變電站和換流站智能運檢、輸電線路智能巡檢、配電智能運維體系建設;加快新能源場站和配電網系統數字化發展,提升電力負荷的管理水平,促進電力用戶靈活參與系統調節;推進電力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工程建設,開展基于AI智能的人員作業行為識別預警研究,推動電力安全監管提質增效。
“通過這些舉措,我們希望推動數字化技術賦能傳統電力系統建設,促進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提升電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能源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