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1-26 07:27
朱萌 林珺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洗選中心上灣選煤廠的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演奏出激昂的工業交響曲。每天,數千噸原煤匯聚于此,等待著洗選加工,隨后奔赴全國各地。這片天地,既平凡又非凡,忙碌在這里的人們同樣如此,趙星檑便是其中的一員。
“今天的設備運轉都正常吧?”
“一切正常。”
“寒冬臘月,一定要保證煤炭的正常洗選運輸,不能出差錯,不能掉鏈子。”
1月22日中午時分,趙星檑在調度室逐一對各類設備的運行狀況仔細查看,并向值班人員詳細詢問。他深知,在智能化大環境里,人員的精準監控是保障生產平穩有序推進的重要防線。
近年來,上灣選煤廠在智能化建設的路上大步邁進。2025年新年伊始,通過集團高級智能化選煤廠驗收,達到集團智能化選煤廠高級L1水平。
身為上灣選煤廠廠長,趙星檑堪稱智能化建設的“掌舵人”。他緊扣兩級公司智能化建設的總體規劃要求,帶頭攻關創新項目,扎根智能化改造現場,全力攻克智能化推進中的重重難關。
該選煤廠主洗車間,一臺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沿著預設軌道穩步前行。
“瞧這兒,配備的高精度傳感器與攝像裝置能全方位、無死角監控巡檢膠帶機及周邊洗選設備。”趙星檑指著行進中的機器人介紹,“它不僅能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還具備自主導航能力,即便在復雜環境也能穩定作業,及時揪出潛在問題并迅速處理。”
以往,主洗車間一樓至六樓巡檢的重擔,落在輔助輸送機操作工劉宇興和同事肩頭,既繁重又耗時。劉宇興感慨:“有了巡檢機器人助力,咱們的工作壓力驟減,巡檢質量與生產效率更是顯著攀升。”
冬季保供,煤炭生產馬不停蹄,一旦洗選效率滯后,原煤便會大量積壓,難以及時轉化為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為此,趙星檑將目光聚焦在了如何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之上。
著眼提效目標,上灣選煤廠錨定三個“1”:每班保護動作頻次嚴控在1次;每日動作總時長限定1小時,保障生產與檢修協同共進;每日全系統啟動僅1次,提前預判、強化協調溝通,將生產流程與礦井原煤、火車外運緊密聯動。
為進一步提升洗選效率,上灣選煤廠改造了封塵劑噴灑系統。改造后,噴灑距離銳減110米,每列裝車時間縮短約7分鐘,裝車效率飆升6%,改造系統制約環節8處,年生產效率高達99.89%。與此同時,防凍液噴灑系統也迎來了升級,新建防凍粉庫房與攪拌桶,配備無氯、有氯兩套防凍液噴灑及干粉噴灑系統……
每有設備更新、升級,趙星檑會第一時間搜羅圖紙資料,逐字逐句鉆研,不放過一根線條、一個標注,直至吃透運行原理,與技術人員一起深挖設備潛在問題及應對策略,探尋設備設施建、管、用的最優解。
在趙星檑的引領下,上灣選煤廠智能化攻關小組聚焦生產關鍵設備與區域,實施升級改造,加裝傳感監測設備,融合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深度賦能,成功實現了設備運行與生產狀態的提前預警、智能診斷。
踏入集控室,只見作業人員輕點鼠標,下達自動裝車指令,滿載烏金的列車隨即開啟自動配料、自主裝車流程……無人裝車系統涵蓋車廂信息智能采集、煤流智能調節、智能裝車、數字孿生等多個子系統,具備自動配料、車號自動識別、車輛動態跟蹤等強大功能,給煤、配煤全程自動化運行,精準高效,徹底規避人為失誤操作風險。
“我們集結技術骨干成立攻關小組,系統梳理‘無人裝車’癥結,重點攻堅火車行進中溜槽防碰撞控制算法、裝雜皮車時溜槽高度自動調整算法以及定量倉體積檢測數據校正算法,成功突破無人裝車關鍵技術,構建起‘無固定人員+遠程巡視’裝車新模式。”趙星檑介紹。往昔人工手動配料、裝車的煩瑣一去不返,如今人員只需緊盯系統監控,就能輕松搞定一列火車的裝載任務。
2024年,洗選中心瞄準“協同控制無人值守”“選煤大腦數據賦能”“一屏統管智能決策”目標,聚力打造上灣選煤廠與哈拉溝選煤廠兩個高級智能化樣板標桿。趙星檑滿懷信心地表示:“當前,上灣選煤廠無人智能裝車改造已圓滿收官,完全達到國家能源集團無人智能裝車建設指南標準。”
如今,上灣選煤廠原煤倉下、產品倉上、裝車系統已實現無人值守,受煤坑、原煤和精煤配倉、浮選加藥、藥劑庫房等崗位均已實現設備遠程操控,員工從固定崗位“守崗”變為動態“巡崗”,勞動強度大幅降低。
冬日午后,暖陽傾灑。趙星檑佇立在廠區,目送一列列滿載烏金的火車緩緩駛出上灣選煤廠。他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火車在鐵軌上徐行,每節車廂都滿載優質煤炭,車輪與鐵軌碰撞的節律聲響,在寂靜的寒冬中格外清脆。在他身后,選煤廠機器轟鳴依舊,那是生產的旋律,更是洗選人拼搏奮進的激昂樂章。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