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1-22 11:09
于敏
自2008年12月30日國家能源集團蚌埠電廠一號機組投產以來,截至2025年1月12日,該廠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5857天,發電量累計高達1492.6億千瓦時。十六載歲月更迭、晝夜守護,該廠始終牢記“國之大者”,以趕考之態、奮進之姿,勇擔能源保供“壓艙石”與能源革命“排頭兵”重擔,全力以赴答好能源供應時代答卷,精心繪就高質量發展藍圖。
黨建引領 筑牢紅色發展堡壘
該廠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將黨建與業務工作一體推進,同向發力,達到雙融雙促的效果。大力培育集團公司標桿黨支部,發揮“崗、區、隊”優勢,結合生產、經營等重點工作,培育“奮進十四五”黨員先鋒隊、示范崗,劃分黨員責任區。結合機組檢修,制定黨建保障專項方案、細化舉措,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支部攻堅項目要作為支部一項重點工作持續開展,要結合支部重點、難點、痛點等具體內容展開攻堅。今年各支部攻堅項目都卓有成效。2025年,各黨支部要繼續認真梳理、制定措施、強化過程管控和監督落實,確保成效顯著。”該廠黨委書記在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考核會上說道。
該廠將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等作為黨支部攻堅項目,引領黨員在急難險重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同時,該廠大力踐行“健康國能”理念,持續推進“健康企業”建設,將大建康、大安全理念融入企業管理全過程,強化健康管理,提升健康素養,傳播健康文化,成功獲評2024年度集團公司“建康企業”稱號。
安全管控 夯實穩健發展根基
該廠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1號文要求,制定細化控降機組非停“三個專項治理”措施,健全安全管理體系。
“我們要牢記設備主人身份,管理好、監護好所轄設備,嚴格執行‘點檢制’,一旦發現隱患要及時閉環治理,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夜,秉承‘嚴、細、實、精、快’的工作作風,提高設備的可靠性,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該廠設備管理部負責人不斷囑咐部門人員道。
該廠全面開展風險分析預控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強化設備運維管理,全面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同時,加強現場安全文明生產標準化管理,嚴格落實“三票三制”,深化“反三違”治理,全面提升設備的本質安全。落實承包商“五個統一”“五個一樣”和“無差別、一體化”管理要求,并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通過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警示月”“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等活動,以及舉一反三學案例、桌面演習和仿真機演練、防洪防汛、高處墜落等應急演練、防誤操作技能競賽等,強化員工的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識,為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筑牢安全防線。
創新驅動 激發強勁發展動力
“2024年,我們在科技創新領域斬獲多個重要獎項。三項創新成果分別獲安徽省電力行業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以及集團公司科技一等獎。其中‘二次再熱機組智能發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廠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在月度安委會上總結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該廠認真踐行集團“1331”科技創新戰略,堅持不懈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立足自身實際,發揮產學研基地作用,積極與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學府、南京電科院等研究院合作,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實現相互賦能、優勢互補,在共建、共享、共創、共贏中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打響國能品牌。
同時,加大對“顏綱要數字工作室”等3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青年創新工作室的支持力度,使其成為創新研發技術、攻克公司“卡脖子”難題,提升機組經濟效益的技術研發主陣地。各專業成立特色QC小組,征集、評選并實施合理化建議,鼓勵職工在工作中開展“五小”活動。該廠駱宏飛、廖世偉兩名員工獲集團公司“青年科技創新先鋒”榮譽稱號。
綠色發展 引領發展轉型升級
該廠堅持以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搶抓新能源、綜合能源發展機遇,深度融入地方發展,積極推進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拓展供水、供氣等綜合能源業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公司邁向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資建設的中聯二期1.45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豐原利康1.266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發電。”該廠新能源年末再傳喜訊。
該廠統籌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搶抓在建項目工期節點,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加大項目過程質量管控,強化對并網項目的運維管理,鞏固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成果。至此,該廠2024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投產18.8兆瓦,綠色轉型跑出“加速度”。
征程萬里風正勁,眾人千鈞再揚鞭。站在新起點上,安徽公司蚌埠電廠將以實干為帆,奮進為舵,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勇毅前行,加快轉型升級,筑牢發展根基,助力公司行穩致遠,全面建設一流清潔低碳綜合能源標桿企業。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