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22 16:20
姜忠雨
今年以來,國網蒙東赤峰供電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于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工作部署,以國家電網戰略目標為引領,以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公司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無人機自適應巡檢、數字化供電所以及作業現場動態管理體系等特色“盆景”,為加快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無人機自主巡檢助力配網精益運維
蒙東赤峰地區供電面積9萬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0千伏公用配電線路1192條、49968公里,線路平均長度41.92公里,為解決該地區供電半徑長、地域面積大、線路分布廣、巡檢里程長、巡視質量差導致的線路故障頻發問題,國網赤峰供電公司搶抓數智化賦能核心業務機遇,健全管理機制,全域推廣無人機“自主實施+自適應巡檢”模式,巡檢質效大幅提升。
充分利用原集體企業資源。建立健全協同保障機制,由主業制定巡檢標準、管理規范、監督考評等內容,明確無人機使用管理、安全操作、航巡指導等5項操作流程;原集體企業成立無人機保障與技術支持中心,全面承接裝備購置、飛手培訓、業務開展和設備維保。依據配電線路長度科學測算無人機巡檢承載力需求,通過主業先購置、原集體企業補缺口方式,配置無人機188架,采取師帶徒、老帶新等聯合培養模式,選拔業務骨干240名。截至2024年10月底,飛手配置率達到3.58人/供電所,無人機配置率達到2.8架/供電所。
創新應用無人機自適應技術。部署AI視覺識別功能,無人機自動規劃巡檢航線,自適應調整拍攝點位與參數,精確采集標識設備圖片、坐標等數據信息,實時回傳至巡檢管控系統,航線規劃時間節省55%,拍攝照片合格率提高35個百分點。強化飛巡結果分析,批量對巡檢圖片、數據進行智能識別,自動判別異物搭接、通道樹障、本體故障等14類缺陷隱患,同步生成巡檢分析報告,無人機巡檢效率較傳統巡視方式提升3倍。
全域推廣無人機規模化應用。組建無人機飛手人才庫,結合氣候特點、地形特征、設備年限,靈活搭配無人機巡檢柔性團隊,制定飛巡方式、拍攝重點,拓展無人機在惡劣天氣后、故障點不清等情況下巡檢應用,依托電網一張圖逐條校核飛巡航跡與線路拓撲關系,實現全域多場景配電線路飛巡全覆蓋。建立階梯式獎勵機制,以巡視100基桿塔為目標基點,每月按照巡視桿塔數量劃分3個梯檔,對飛手進行績效獎勵,飛手月度績效收入差距最大拉開至1.5倍。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巡視線路5.8萬公里,缺陷發現率同比提升2.6倍,配網線路故障同比下降52.03%。
數字化供電所引領供電服務質效提升
為進一步加快一流企業建設,國網赤峰供電公司聚焦主業主責,緊跟數字化轉型時代步伐,以打造數字化供電所為核心,對供電所傳統管理模式進行深度革新,建立工單驅動業務管理模式,逐步實現“業務工單化、工單數字化”,有效提升供電所管理效能和服務品質。
業務工單驅動閉環管控。積極應用數字化供電所業務管理平臺的工單中心,實時匯聚營銷業務應用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95598、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等專業系統業務工單,供電所管理人員通過內網電腦或手機“i國網”終端可以實時關注和了解各信息系統的工單情況和工作進度,并可一鍵穿透至業務系統查看流程環節辦理情況,確保每項任務都能得到及時、高效的處理,形成了一個完整而嚴密的閉環管理鏈條。這一做法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業務處理的效率,還顯著增強了服務響應的速度,從而有效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
網格電話升級改善客戶體驗。傳統的報修電話功能相對單一,在通話占線時,無法同時響應其他客戶的電話服務需求,為此該公司對客戶服務電話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累計完成全部所站、供服中心、供指中心等350部固定服務電話安裝調試,旨在讓客戶能夠通過電話或手機APP等多元化渠道,輕松獲取服務信息,并快速完成故障報修、電費查詢、業務咨詢等各項需求。網格電話升級同時,還配置未接聽上溢功能,供電所未接聽會轉接至供指中心,服務人員接聽電話時還可同步創建和派發工單,確保了客戶訴求全程督辦閉環管理,進一步改善了客戶的用電體驗。
RPA工具應用助力基層減負。積極推廣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工具在基層供電所的廣泛應用,通過引入RPA機器人,能夠模擬人工操作,自動完成數據錄入、報表生成等一系列重復性高、規則明確的工作任務。結合供電所實際工作需求,目前已指導供電所安裝和深化應用了計量采集召測、電能表自動對時、終端參數下發等10余項功能,這一舉措不僅有效減輕了基層員工的工作負擔,還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也為員工騰出了更多時間專注于高價值創造活動,如技術創新、客戶服務優化等,從而有效推動了數字化供電所的創新發展。
作業動態管控筑牢現場安全防線
嚴格落實國家電網公司“五級五控”相關現場安全管控要求,深化電網業務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通過省市協同互動,高效研發動態管控系統與配套移動終端,實現作業管控由離線向在線轉變,各級管理人員通過手機端“i國網”微應用便能快速掌握多個作業現場實時情況,顯著提升安全生產與監管能力。
研發動態管控系統,提升現場管控軟實力。成立由國網蒙東電力統籌、國網赤峰供電公司作為應用試點協同配合、信產集團支撐系統開發的柔性團隊,依托PMS3.0、風控平臺研發作業動態管控系統,應用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北斗定位技術,貫通“采—傳—存—用”全鏈條,按照“一平臺、多組件、微應用”原則建有作業總攬、巡查中心、回溯中心、統計中心等7個功能中心,具有遠程音視頻實時交互、作業全過程回溯分析、違章行為自動識別告警和記錄評價管理人員巡查工作質量等智能化功能,以數字化“軟實力”提升作業現場管控質效。
研發配套移動終端,提升現場管控硬實力。通過研發小型化、實用化的四口型數據傳輸充電一體機和專屬數據采集充電管理軟件,貫通記錄儀、一體機和作業動態管控系統音視頻數據傳輸鏈路,同步部署作業動態管控系統內外網視頻穿透接口,解決了記錄儀視頻無線回傳較慢的難題,加速推動數據傳輸由無線向有線的轉變,進一步提升了數據傳輸高效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研發電力作業記錄儀,現場作業時工作負責人、監理等關鍵人員佩戴電力作業記錄儀,以第一視角全程記錄現場作業情況,真實、在線反映關鍵人員到位管理情況,避免現場失監失管發生。
實行全過程線上監督,現場作業高效互聯。將作業動態管控系統以微應用的方式部署在“i國網”中,通過與作業記錄儀、數據傳輸充電一體機的同步在線,監控人員通過手機端“i國網”微應用能快速掌握多個作業現場實時視頻、語音、軌跡,以現場關鍵人的角度,隨時隨地監控設備巡視檢修、倒閘操作等作業現場,對現場作業人員安全責任落實、設備主人現場監管履責、工作紀律和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違章作業等不安全行為,大幅度提升作業現場管控工作效率,切實提升現場作業安全管理水平。
下一步,國網赤峰供電公司將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重點在電力保供提標、能源轉型提質、科技創新提速、發展布局提效、國企管理提能、黨建引領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加快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步伐,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