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0-14 18:24
劉飄
新能源“光伏藍”,高原“生態綠”,遠處的“雪山白”,純凈的顏色交相輝映,訴說著雪域高原綠色發展的故事。
在遼闊的雪域高原上,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西藏公司一座座風機、一塊塊光伏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宛如高原上的守護者,為這片土地帶來勃勃生機與綠色希望。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全面落實“以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抓大帶小”的發展策略,精準發力、科學施策。通過積極參與高原生態保護項目、推動綠色能源發展等方式,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該公司第一黨支部榮獲西藏自治區授予的“全區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基層黨組織示范點”稱號,樹立了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標桿。
藏地新綠 開啟生態新篇
春風輕拂,陽光灑滿大地,薩嘎光儲電站剛完成主體建設,龍源電力西藏公司的團隊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最后的收尾工作,而在這片即將煥發新生的土地上,一場關于植被恢復的行動也拉開序幕。
施工現場,大型機械已經停止轟鳴,取而代之的是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手持工具,細心地平整土地,為接下來的植被恢復做著準備。項目經理楊曉宇眺望著這片即將被綠色覆蓋的土地,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這時,生態專家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疊圖紙,與楊曉宇并肩站在了一起。
“曉宇,你看這片土地的規劃,我們已經根據地形和土壤條件,制定了詳細的植被恢復方案。”專家指著圖紙,認真地解釋道。
“很好,我們不僅要建好電站,更要守護好這片土地。綠色發展是我們的核心業務,也是我們對未來的承諾。”楊曉宇堅定地回應。
薩嘎達吉嶺光伏項目位于日喀則市薩嘎縣,距離我國與尼泊爾的邊境線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距離,海拔超過4800米,超高海拔使得該項目建設現場的生態環境特別脆弱。工人們按照規劃,在土地上播撒種子,鋪設草坪,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每一片綠色,仿佛是在播種著希望。
除了光伏電站建設,龍源電力西藏公司還積極投身于國土綠化、江河源保護等行動之中。他們成立了一支充滿活力的志愿服務隊,以雷鋒月、植樹節為契機,組織員工們積極參與到各種生態環保活動中去。在拉薩河畔,他們清理垃圾、宣傳環保;在共享電動車停放點,他們整理車輛、方便市民;在電站周邊,他們揮汗如雨地種植樹木,為高原增添一抹抹生機盎然的綠意。
離網電站 照耀高原民生
“阿佳,您家里這段時間用電方便嗎?蓄電池的故障沒再頻繁發生了吧?”在一次回訪中,龍源電力西藏公司的負責人關切地詢問游牧民卓嘎。
“上次你們過來處理以后,再沒出現問題。我們照明、手機充電、打酥油茶、聽廣播這些都不成問題了。”卓嘎滿臉笑容地回答,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
“就是我們家電視不知道哪里有問題了,打不開,你們能幫我檢查檢查嗎?”卓嘎接著說,語氣中帶著一絲期盼。
聽到這里,隨行的技術人員立刻上前,經過一番仔細的檢查和調試,電視屏幕終于亮了起來,清晰的畫面讓卓嘎一家人都很欣喜。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現在我們家用電完全沒問題了,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卓嘎激動地握著技術人員的手,連聲道謝。
這溫馨的一幕,正是龍源電力西藏公司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的真實寫照。他們主動承擔起西藏無電地區光伏電站戶用系統的建設和維護重任,共建設了62座離網電站,不僅照亮了17萬余戶、77萬余人的心房,更極大地改善了無電地區的人居環境,減少了因傳統能源使用而帶來的環境污染,為高原的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了一份力量。
綠色理念 全員積極行動
“我們身處西藏這片神圣的土地,這里的每一滴水、每一片草都關乎著國家的生態安全。作為駐藏央企,我們肩負著保護環境的重大責任,必須確保我們的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這樣的話,在龍源電力西藏公司多個場合上被頻繁提及。
為了將這一理念深入人心,龍源電力西藏公司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之中,以環境保護日、保護月為契機,利用“三會一課”、專題研討、主題黨課等多種形式。這些活動既有線下的實體課堂,也有線上的網絡課程,確保了宣傳教育的全面覆蓋和深入人心。
通過這些持續不斷的努力,生態文明理念在龍源電力西藏公司的員工中逐步生根發芽,大家紛紛轉變觀念,達成了生態保護的共識。他們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活動中來,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更加珍惜和愛護環境。在用電方面,他們嚴格節約能耗,人走燈關,及時關閉電器電源。在用水方面,他們安裝了節能水龍頭,時刻注意節約用水。在辦公方面,他們節約紙張,積極提倡雙面打印、廢紙再利用。在就餐方面,他們拒絕超需點菜,珍惜每一粒糧食。在出行方面,他們更是倡導綠色出行,優先選擇步行、騎行等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
龍源電力西藏公司全體員工們在各自崗位上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這片土地,讓生態之美在這里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助力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