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wǎng) 時間:2025-05-21 09:15
——記華電江蘇工人先鋒號、揚電公司運行部330兆瓦機組運行二班
夏元明
在高聳的鍋爐與轟鳴的機組之間,穿梭著一支身著深藍工裝、步履匆匆的隊伍。他們恪守“責任重如山,運行當先行”的初心,用一雙雙“火眼金睛”及時捕捉安全隱患,以專業(yè)果敢的操作化解一次次運行故障,以“特別嚴謹細致、特別專業(yè)盡責、特別勇于堅守”的匠心,保障電熱能源安全穩(wěn)定輸出。他們,就是華電江蘇工人先鋒號、江蘇華電揚州發(fā)電有限公司運行部330兆瓦機組運行二班。
當好鍋爐的“神經(jīng)末梢”
距離春節(jié)僅剩3天時間,#6機組正以98%負荷率運行,這個關(guān)鍵節(jié)點絕不能有絲毫差池。凌晨3時,室外寒風瑟瑟,而 60米高的#6鍋爐鋼鐵廊道內(nèi),卻熱浪熏人。班長顧明手持測溫槍穿行在密布的管道間,安全帽下的發(fā)梢已被汗水浸透,黏在泛著煤灰的脖頸上。這是他當班的第 4次巡查個小時,測溫槍顯示屏的微光在昏暗中忽明忽暗。
突然間,在鍋爐東側(cè)水冷壁前,一陣細微的“嘶嘶”聲傳來。顧明猛地頓住腳步,將耳朵貼近滾燙的管壁。混雜在吹灰器噴汽聲中的異響,就像生銹的琴弦在他緊繃的神經(jīng)上劃過。
“小曹,把火檢風機調(diào)低兩檔!”顧明拿著對講機指揮集控人員進行排障操作。5 分鐘后,當設(shè)備噪音減弱,那縷游絲般的氣流聲愈發(fā)清晰。經(jīng)驗告訴他,這極可能是水冷壁管砂眼泄漏的前兆。臨近春節(jié),如果不能及時處置,高溫高壓蒸汽很有可能撕裂管壁,迫使機組非計劃停運。
顧明抹了把糊住眼睛的汗水,在隨身記錄本上草草畫出泄漏點示意圖。當他汗流浹背回到集控室時,“申請緊急降負荷查漏!”顧明的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經(jīng)過檢修人員檢查確認,并采取臨時措施,確保了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
這樣“聽診”,在顧明23年的巡檢生涯中屢見不鮮。全國“兩會”保電期間,他在鍋爐二層半高的位置捕捉到類似的顫音——那次泄漏點藏在吹灰器后方,但憑著他的細心,還是發(fā)現(xiàn)了故障點。“干我們這行,得把自己煉成鍋爐的‘神經(jīng)末梢’”。顧明常對新職工比劃自己的耳朵,“60米高空,三萬根管排,哪個焊縫‘咳嗽’一聲,我們都得找到它的原因。”
每個運行班次巡檢,顧明和他的班員們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如掃描儀般掃過鍋爐鋼鐵森林的每個角落,在機聲轟鳴與鍋爐熱浪中織就了一張守護光明的安全網(wǎng)。
危情之下“顯擔當”
牢牢守住安全保供底線,這是運行二班多年來的責任擔當。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正值用電高峰,就在忙碌了8個小時的運行二班即將進入交接班時段,集控室警報聲劃破寂靜。#2油泵突然跳閘!#62送風機潤滑油壓力曲線斷崖式歸零,而此時備用的#1油泵還在大修!若不及時恢復,正在單機運行的#6機組將被迫停運,情況十分危急。
“搶合#2油泵!AB層油槍全投!”操作臺前,班長顧明的拇指死死摁住按鍵,可屏幕上仍然顯示“啟動失敗”!熱風裹著90分貝的機組轟鳴,從敞開的控制室大門灌入,將運行人員后背的汗珠蒸成鹽霜。
“停#65磨煤機!負荷壓220兆瓦!”副值班員高揚的指尖在鍵盤上急速跳動著。
鍋爐房內(nèi),巡檢工劉師傅正貼壁爬行,聽診銅棒劃過#62送風機滾燙的外殼,監(jiān)視著送風機軸承的摩擦狀況。
鍋爐監(jiān)控屏上火焰熊熊,主蒸汽溫度在582℃紅線邊緣跳動,送風機軸承溫度正以每秒0.5℃的速度攀升,119℃、119.5℃……顧明按照值長周晶的命令,試圖將#61送風機出力加滿,頂過喘振區(qū)。
16:02,#61送風機轟鳴聲陡然拔高,進入滿功率運行姿態(tài)。劉師傅才從#62送風機底座鉆出,工裝如水淋般汗透,沾滿煤灰的臉上咧開一道白牙:“#62送風機振動值下降了!”
16:36,監(jiān)控屏上磨煤機潤滑油壓力曲線終于緩慢爬升。一場持續(xù)56分鐘的突發(fā)險情終于排除。“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想到的是千方百計保安全,像這樣的‘短兵相接',不過是運行崗位日志里的尋常一頁”。運行部主任黃長春如是說。
毫厘之差的“生死賽”
安全保供,不僅鐫刻在機組日夜轟鳴的堅守中,更熔鑄于每一次突發(fā)險情的處置中。運行二班經(jīng)歷過的每一次精準操作、每一場化險為夷,都在書寫著“運行當先行、責任重如山”的運行精神。在運行二班的榮譽墻上,記載著一次至今還令大家心有余悸,堪稱毫厘之差“生死賽”的應急處置事件。
2022年10月31日16:58,正值用電高峰時段,平穩(wěn)運行的#7號機組鍋爐汽包水位曲線突然垂直下墜,多臺給煤機相繼跳閘。運行二班迅速查明#71小機調(diào)門位移傳感器 LVDT發(fā)生故障!監(jiān)控畫面中,#71小機轉(zhuǎn)速從5200rpm瘋狂下墜,調(diào)門開度卻定格在100%紋絲不動。而正常汽包水位需維持在±50mm區(qū)間,此時已逼近-164mm跳機值。
“立即啟動 #73電泵!手動干預調(diào)門!”在警報聲中顧明抓起對講機沖向就地控制柜,手掌重重拍在“緊急啟動” 按鈕上。
“小機轉(zhuǎn)速還在掉!切電泵!”
“馬上將負荷降到220MW!”
集控室內(nèi),值班員姜濤、曹愷麒等人接到顧明對講機傳來的一連串指令,指尖在鍵盤上翻飛,噠噠作響。
17:02,在班組運行人員的緊密配合下,#73電泵的出力終于頂起汽包水位,從-161mm險情水位回正僅用 240 秒。
“當時在刀尖上搶回每一秒,靠的不光是大家過硬的技術(shù)本領(lǐng),更離不開大家團結(jié)協(xié)作的拼搏精神。”事后安全運行分析會上,顧明指著趨勢圖的手仍微微顫抖。
2025 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這支身著“華電藍”、默默守護在安全保供一線的運行尖兵,榮膺華電江蘇“工人先鋒號”稱號。這份殊榮是對他們以堅守安全保供紅線的致敬,更是激勵他們向“零非停、零事故”安全目標邁進的新起點。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