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7-01 17:06
梁娟 楊青山
6月30日,一場模擬極端高溫與強對流天氣疊加的迎峰度夏聯合應急演練在山東電網拉開帷幕。當應急指揮大廳屏幕上告警信息閃爍,通過新一代智慧物資調配平臺,僅用15小時就完成特種導線從尋源到抵達搶修現場的全流程調度,較傳統模式效率提升70%。這一場景生動展現了數字化轉型成果在電力應急保障中的實戰效能,為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安全運行筑牢“數字防線”。
智能中樞:全域資源一鍵可視可控
“過去靠電話簿翻找庫存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眹W山東物資公司供應鏈運營中心主任鄭慧林指著實時刷新的供應鏈大屏介紹,智慧物資調配平臺已整合全省 460 家供應商協作資源、131座物資倉庫、3462個專業倉及全網協議庫存資源,構建起“直觀可視、動態更新”的應急資源池。在演練場景中,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自動匹配濟南應急倉庫200件救生衣、長清區供電公司備用發電機等資源,按距離優先級生成調配方案,全程數據穿透式監控,實現“需求—庫存—運輸”全鏈條可視化管理。
平臺專責楊青山演示道:“傳統模式下核查應急物資需逐個倉庫溝通,耗時至少半天,如今輸入關鍵詞后,系統秒級整合全域物資位置、數量、技術參數等信息,匹配精準度達100%?!边@種“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的模式,正是國網山東物資公司落實國網數字化轉型戰略的生動實踐。
協同生態:供應商資源池激活應急韌性
面對演練中出現的JL/LB20A-630/45特種導線短缺難題,平臺一鍵啟動“供應商協作資源庫”,將緊急需求同步至簽約應急響應協作供應商群。江蘇中天科技公司15分鐘內響應,依托平臺預置的應急加工協議,15小時完成從原料調配到生產發運的極限沖刺,較常規生產周期壓縮 80%。這得益于山東物資公司構建的“中心聯動、多點輻射”應急網絡,通過篩選優質供應商簽訂應急響應協議,將產能數據接入平臺形成動態資源圖譜,實現從“庫存調度”到“產能調度”的蝶變。
“平臺不僅是查庫存的工具,更是聚資源的樞紐?!编嵒哿纸榻B,平臺已建立覆蓋輸電線路、配電設備等15個品類的應急供應商名冊,確保極端情況下產能快速轉化。在本次演練中,通過電工裝備平臺實現生產進度實時直播,智慧物資調配平臺同步啟動物流綠色通道,協調專車專運,構建起“需求發布—產能匹配—質量管控—物流跟蹤”的閉環管理體系。
前瞻布局:數字底座筑牢保供防線
迎峰度夏期間,國網山東物資公司依托平臺構建“三早”攻堅機制:早預警,結合氣象數據與負荷預測提前 72 小時調整庫存布局;早聯動,與供應商、物流單位建立實時數據交互;早響應,根據預警信息,在重點區域,提前預調部署物力、運力資源,為現場搶修工作打足提前量。目前,平臺已實現全省應急物資儲備定額智能測算,較人工核算效率提升5倍,為應對高溫、臺風等極端天氣提供科學決策支撐。
隨著迎峰度夏進入關鍵期,該平臺將持續優化預測模型,通過智能算法模擬不同災害場景下的物資需求缺口,前瞻性協調供應商產能預備。國網山東物資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平臺為依托,持續深化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應用,用“數智力量”守護山東電網度夏安全,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
責任編輯:劉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