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18 13:43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陳麗莎)近日,從國網浙江電力獲悉,該公司正積極探索“AI+電力”技術創新,主動適應變革,促進人工智能與電網的深度融合,推動電網從“信息化”向“智能化”躍遷。
此前,借力人工智能技術,國網浙江電力已在輸電通道隱患識別、負荷電量預測、智慧辦公等方面開展了研究和應用。而AI的加持,也將讓電力系統煥發新顏,催生發展新動能。
據2024福布斯中國科創人物、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系主任楊洋介紹,大模型是當前學術界在“AI+電力”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包括大語言模型,面向負荷、電量等時間序列數據的時序大模型,以及能融合多類型數據從而更全面理解電力系統的多模態大模型。在楊洋看來,電力行業的核心數據是時間序列、拓撲圖等結構化數據。“可能未來1到2年之內,面向結構化數據的通用大模型,很快就會出來。大語言模型和非結構化的多模態大模型,這些能力也都在進行非常快速地迭代更新。”
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的杭州靈伴科技副總裁黃兆霖認為,在行業應用中,未來AI會輔助兩個角色。首先是AI輔助機器人,它會解決很多原來機械化、標準化流程的作業,變得更智能,可以幫助一線人員處理危險作業。其次是AI與人結合,AI助手時刻陪伴身邊,人機可做實時的交互和溝通,在信息繁雜的情況下,AI也能協助一線人員處理復雜問題。
憑借科技春風,國網浙江電力正著力推動“人工智能+”規劃布局落地,加快人工智能創新能力建設,爭取在智能決策、樣本增強、電力大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加快高價值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謀劃,聚焦可產生效率提升、質量提高、模式變革的應用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融入企業核心業務,促進電網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