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3-04 15:59
——海心山集團以數字化賦能供熱行業轉型
于淼
“一方面,傳統供熱系統能耗高、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尤其是在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加重了碳排放負擔。另一方面,供熱管網老化嚴重,跑冒滴漏現象頻發,不僅造成能源浪費,還影響供熱質量,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同時,供熱服務的智能化程度不足,難以精準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運營管理效率亟待提升。”在2月21日召開的中國供熱展上,海心山(遼寧)能源科技集團(簡稱“海心山集團”)總裁、總工程師趙巖深度解析了我國供熱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分享了該公司以“智慧供熱”為核心的戰略布局與實踐成果。作為遼寧省發改委批準設立的唯一一家供熱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海心山集團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傳統供熱模式,推動行業向綠色、高效、智能化方向邁進。
提供一體化智慧供熱解決方案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進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2024-2025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等政策,明確提出加快市政供熱設施更新、推進清潔取暖設備升級、推廣按需計量收費等目標。
“這些政策為行業提供了頂層設計與資金支持,但如何將政策轉化為實際效能,仍需技術與模式的創新突破。”趙巖說。
當前,我國供熱行業面臨多重挑戰:基礎設施老化,部分城市供熱管網服役超20年,腐蝕、漏損導致熱損失率超20%,安全隱患突出;能耗管理粗放,缺乏智能化調控手段,熱源生產與用戶需求匹配不足,能耗居高不下;服務效能不足,用戶投訴率高,部分地區室溫不達標,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技術應用滯后,物聯網、AI等新技術覆蓋率低,精準供熱與節能優化能力有限。
“解決這些問題,數字化與智能化是核心路徑?!壁w巖強調,深耕供熱行業近30年,海心山集團構建了覆蓋“軟件+硬件+服務”的一體化智慧供熱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減排、提質”目標。
據介紹,海心山集團自主研發的智慧供熱軟件體系覆蓋供熱全流程,三大核心業務軟件推動行業智能化升級。一是供熱生產方面,研發心智AI供熱生產與資產數值化系統,實現基于用戶室溫恒定控制的熱力站全自動運行系統,運用 AI 算法實現智能調控,節能顯著;基于多種模型算法組合預測的負荷預測系統,有效優化熱網調度;利用數圖結合,實現對設備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是供熱服務方面,基于智能語音的智能客服系統,實現人機交互,提高服務效率,緩解坐席壓力。
三是供熱收費方面,供熱收費管理系統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與業財一體化,支持多種業務辦理與電子流程審批。
以海心山集團承接的北京某熱力集團熱費管理系統建設為例,管理3億平米供熱面積、近 200 多萬用戶熱費收繳,管理15種不同計費周期以及計費方式的收費項目,提供了8種代繳渠道,33種第三方支付方式,實現了與13個應用系統進行對接。
實現全流程降耗增效
“一是提供智慧供熱軟件產品,實現供熱系統的精準調控與智能管理。二是熱網節能改造工程,助力供熱系統節能降耗,顯著提升供熱效率與質量。三是智能物聯傳感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捕捉供熱運行的各項關鍵數據。四是開展鄉鎮清潔供熱項目,將清潔、高效的供熱方式引入鄉村?!壁w巖簡單概括了海心山集團一直以來所做的工作。
在熱網節能改造領域,海心山集團提供貫穿勘察設計、建設施工以及運營維護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務,旨在深度挖掘熱網系統節能潛力,全方位提升運行效率,助力供熱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換熱站自控改造方面,針對換熱站開展智能化深度升級,全力構建無人值守的現代化運行模式,實現換熱站恒室溫自動運行調節,并實現分機組的水、電、熱能耗計量,為后續的節能優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在二網平衡改造方面,借助先進的計算機仿真技術,對熱網進行全方位、精細化的模擬分析,為客戶量身定制多樣化的二網平衡調節技術方案,徹底解決熱網中普遍存在的冷熱不均難題;在清潔能源替代方面,在鄉鎮地區大力推廣空氣源熱泵與生物質清潔供熱技術,減少顆粒物排放,推動鄉鎮供熱向綠色低碳轉型。
海心山集團為大連某熱力公司建設智慧供熱運營平臺,并分階段進行了換熱站無人值守改造、二網平衡改造,全網自動運行改造,最終實現了“分時段、變流量、質調節、恒室溫、云服務”的管控模式,達成節熱8.8%,節電29%的節能目標。
“面對行業現狀與政策導向,2025年海心山集團順勢推出‘3+2’發展戰略?!壁w巖介紹說,重點發力城鎮供熱更新改造,對老舊供熱管網進行全面升級,降低管網損耗,提高供熱穩定性;大力發展心智 AI 供熱云服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供熱系統的智能調控,根據用戶需求和天氣變化精準供熱,提升供熱效率與服務質量;積極推進鄉鎮清潔取暖,采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燃煤,減少污染物排放,助力鄉村綠色發展。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