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06 16:04
王永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全會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全局,鮮明標定了國資國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節奏和工作的重點。我們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不折不扣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切實以高質量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要從全局領會把握,抓住關鍵根本,確保正確方向。
要牢牢把握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政治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更好引領企業改革發展。
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將深化改革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同步謀劃、同步落實,確保企業改革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要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深刻領會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大意義,堅決扛牢使命任務,更加注重提升“五個價值”,持續推進存量提質、增量做優,爭當市場競爭的強者,做到創新力強、競爭力強、發展力強、抗風險力強;爭當經營管理的優秀者,做到產業結構優、資產質量優、人才隊伍優;爭當基層發展的領跑者,做到體量規模大、品牌效應大、綜合影響力大。
要牢牢把握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鮮明導向,大力推進功能性改革,更好履行新時代新征程央企新使命。
推動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鮮明導向。我們必須始終心系“國之大者”,自覺服務“國之所需”,強化科技創新,推動轉型升級,提升保供能力,切實把充分發揮戰略功能價值放在優先位置。要堅持兩端發力,聚焦基地化規模化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儲能、綠氫氨醇、綜合智慧能源等,以更大力度攻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聚焦存量機組低碳化改造、新建機組低碳化建設和智慧火電、智慧新能源場站建設,以更寬思路創新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要著眼國家戰略需要、企業轉型需求,圍繞提升安全保供能力、發展戰新產業、推動減人提效,加強科技項目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要堅持從零開始,向零奮斗,夯實安全保供設備基礎,推進全員安全文化建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充分發揮能源保供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要牢牢把握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內在要求,鞏固深化機制性改革,打造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的新國企。
作為市場競爭性行業,發電企業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必須統籌考慮傳統產業和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將改革作為關鍵一招,因企施策抓好市場機制改革,有效激發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必須突出提升治理能力、激發內生動力推進體制機制性改革,進一步夯實公司治理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更好實現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和質量變革。要圍繞治理結構深化改革,更好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持續完善董事會定戰略、做決策、防風險的決策機制,不斷提升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能力,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效能。要圍繞活力效率深化改革,打破“看身份、看級別、看資歷”的傳統做法,在市場檢驗下“看崗位、看業績、看貢獻”,做深做實市場化經營機制。(作者系江西大唐國際撫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