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5-09 16:45
馮俊秀
在2023年的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六個工程”的論述,其中的溫暖工程,是國能內蒙古準電公司矢志不渝為之奮斗的工程,實施溫暖工程,讓群眾溫暖過冬,是該公司履職盡責、勇挑重擔的政治擔當。
作為薛家灣城區的“唯一”供熱源,該公司的溫暖工程在這個季節又要開啟“修養”模式,和春天交接了。102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主力熱源,連續10多年供熱期間“零中斷”,溫暖了一座城,感動了十幾萬人,得到當地居民的厚愛與表揚的背后,是全體準電人為供熱安全的辛苦付出,是一年又一年的夏檢冬供的汗水澆灌。
夏檢冬供 精心守護
設備經過定期檢修,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效能。在供暖季結束后,供熱設備開始進入“體檢”期。該公司根據設備運行情況、系統缺陷等情況量身定制了熱網“冬病夏治”檢修方案,開展了熱網加熱器、熱網循環泵等專“病”專治“藥方”,并對相關設備進行升級改造。設備維護部汽機主機班負責泵體改造,人手不多,還得同時兼顧運行機組的缺陷處理,班長劉玉澤這時就又發揮了“守崗”標兵的作用,一邊研究技術,一邊合理調派人手,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發電與供熱一線。
在遇到疏水泵檢修難題時,他們分工負責,辦票、找配件、換油、擰螺栓、架表、聯隊輪、找中心,一氣呵成。“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很普通,我們的目標就是要保證供暖設備正常運行,不能讓老百姓凍著”,劉玉澤說的風淡云輕。在熱網D循環泵檢修更換軸承中,岑利平拿起新的軸承,手指靈活的操作著工具,將舊軸承拆下,然后以精準的動作將新軸承安裝到泵體中。“慢點,再慢點”,在找中心過程中,岑利平盯著轉動表架的徒弟,盡可能把誤差縮小在可控范圍內,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眼神始終沒有離開對輪,他用標尺測量著對輪的各項參數,認真記錄,每一動作都格外謹慎,時刻緊繃質量之弦。忙碌的還有變頻器改造現場,即將退休的杜師傅與身邊的工作人員仔細核對工作措施,交代注意事項,把舊變頻器清理完衛生后交回物資庫,新設備出庫,把剛才的程序倒著來一遍,整個工作下來 要挪動80多個柜子,“沉嗎”,杜師傅:“不沉,還好”,看他一副輕松的樣子,著實讓人佩服。 “要治就抓住根,要治就治徹底”,這是該公司每年熱網治理的理念。最近幾年,隨著熱網運維的經驗逐步提升,熱網首站的缺陷量持續下降,熱網改造的成效初步顯現,供熱保障由“治病”逐漸變為“防病”。
3度的指令 4小時的運籌
該公司熱網系統投運10多年來,隨著系統的不斷升級,供熱時間不斷延長,供熱量也在逐年升高。在2023-2024年度,供熱時間長達212天,累計供熱量616萬吉焦,創供熱量最高紀錄。向暖而行,讓暖流在寒流之前來,在寒流走后走,用供暖溫度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
為確保每一次的系統正常投運,該公司在供熱前期一個月做好熱網投入使用準備工作,對供熱啟運方式、運行調節、停運作出具體規定。開展供熱中斷應急演練,一線人員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隨時調整供熱溫度,特別是冷空氣到來時,室內溫度必須調節到人體舒服溫度,提高3攝氏度的指令,當班人員就要提前4小時開始準備。大家各司其責,增加補水量,啟動備用泵,開大供汽門,提高供熱壓力、流量,根據氣溫變化情況合理調節回水溫度,密切關注熱網首站各供熱設備運行狀態,巡檢人員就地加強安全巡查、檢查力度,確保熱網設備的巡視檢查治理“零延誤”。
為了保證供熱不間斷,該公司在供熱期間,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以供熱中斷演練為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手段,保障供熱區域居民熱源不斷,確保“零差錯”。看著參數穩定,機組運轉正常,坐在盤前值班的運行人員才能“安心”。為了確保供熱機組“口糧”充足,該公司根據實際煤炭庫存容量,增加煤炭運量,積極做好燃料儲備工作,“手里有煤,心中不慌”,從上到下,統一組織,以保供熱為高度的政治使命感,破瓶頸、補短板,確保供暖工程溫暖如春。
“多聯供”一體化 推動發展升級
思則求變,變則路通。為打好供熱市場“增量牌”,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積極走出去,強化攻堅意識,開展調研、尋策工作,并進行實地走訪,開拓新用戶,積極與旗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與旗住建局溝通,獲取《準格爾旗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供熱改造申請立項需要配合前期準備工作的復函》,城區供熱獲得特別“通行證”,供熱面積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5年,該公司供熱面積有望達到1500萬平方米,百姓們的供暖工程更是責任重大。
供暖設備正常運轉,技術改造必不可少。該公司開展了低壓缸零出力改造,這項“黑科技”,對供熱保障起到了關鍵作用,汽源增加了,居民室內舒適度提高了不少,這也是能量有效利用的重要舉措,不但要省,還要新。該公司深度融入城市發展和園區建設規劃,協同地區的整體規劃,打造移動供熱、壓縮空氣、氧氣、熱水等多聯供產品北山綜合能源供應站,同時與周邊合作單位簽訂“熱水+煤炭+光伏”聯動聯供四方協議,開創應用聯動聯供新模式,實現以煤炭為主向新型能源轉化,“我們要在延鏈、補鏈、強鏈中尋求發展機遇”,該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藍天日暖,百姓生歡。”溫暖工程,是責任也是動力,奮戰在保供一線的“準電人”將全力守護這座城市的溫暖。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