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12 14:54
歐陽逸雪 席佳
“進不去了,進島的唯一一條通道已經被倒塌的樹木截斷。”9月7日下午,記者一行的車開到了離廣東湛江徐聞錦和鎮六極島1千米處就停下來了,經村民提醒這是目前開車能夠到達的離島最近的地方。
目之所及,正前方有一個大豁口,整個柏油路面都被樹木的斷枝覆蓋,寫著六極島指示牌的旁邊,還有個被風折斷的電線桿,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據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消息,六極島所轄區域電線發生倒伏,目前島內處于無電無通信狀態,因道路阻斷原因,人員和設備暫時無法登島進行勘災。為了讓島內近400戶居民盡快恢復供電,廣東電網派出10名隊員組成的專項小組,通過“中繼無人機應急勘災+衛星通道傳送實時災情畫面”的方式,對島上相關線路進行應急勘災巡視,并將無人機現場勘災畫面實時傳送到應急指揮中心,為接下來的搶修復電的決策指揮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9月7日17時,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利用一控雙機無人機系統對六極島進行災情勘察。歐陽逸雪 攝
據悉,這是全國首次“中繼無人機+衛星實時傳送”用于孤島電力線路勘災。“‘無人機+衛星通信’屬于強強聯合的CP組合,它相當于為‘千里眼’裝上了能夠隨機應變、決勝千里的“大腦”,能輕松應對復雜地形的電力勘災。”廣東電網機巡管理中心配電機巡管理部專責郭啟迪打了一個形象地比喻。
“報告指揮中心,你們看到的實時畫面就是已發生嚴重扭折的六極島海上#19塔和#20塔。”在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運檢事業部工程師岑光杜的操作下,無人機的控制臺上可以同時清晰看到兩座塔的狀況,這得益于“一控雙機”系統。“你可以簡單理解成,這個系統可以讓一個飛手同時操作兩臺無人機執行任務。”岑光杜告訴記者該系統能夠利用單個遙控器同時控制“中繼無人機+作業無人機”進行精細化巡檢,即便面對道路中斷、山體遮擋、無網絡信號的極端條件下,也能通過Mesh自組網技術跨越信號遮擋,中繼無人機為作業無人機提供遙控圖傳信號延伸,這不僅能減少飛手數量和遙控器成本,也能讓配合更默契,提升數據互通的效率。
9月7日17時,廣東電力科技通信科技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調試KU衛星便攜站,打通于廣東電網應急指揮中心的衛星通道。歐陽逸雪 攝
“這個形似鍋蓋,高不足半米的裝置就是衛星便攜站。”廣東電網電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運行管理專責鐘必彰介紹,因具備輕便、易攜帶的特點,衛星便攜站成為了應急通信保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應急通信保障隊伍能夠快速支撐受災現場通信的有力保證。
下一步,廣東電網將根據本次應急勘災結果,盡快對受損鐵塔進行評估,制定切實可行、安全高效的搶修復電方案。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