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10 15:26
嚴志輝
“塔上作業人員和絞磨操作手注意,塔材已經綁扎牢固,現在開始起吊塔片。”在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11標)N3347塔位,福建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鐵塔起吊橫擔作業。
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首個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區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電的特高壓工程,新能源輸送占比將達50%以上,線路途經寧夏、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等五省(區)一市,全長1634千米。由福建送變電公司施工的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第11標段,新建鐵塔167基,線路路徑長度80.296千米,途經重慶市奉節縣、巫山縣2個縣級行政區。
近日,“火爐城市”重慶已連續多日最高氣溫超40攝氏度,施工現場中午實測溫度已達50多攝氏度。天氣雖然炎熱,但對于電網建設者來說卻是需要搶抓的有利時機。現場近700名施工人員冒著連續高溫“烤”驗,大干快干,全速推進工程建設。
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走過一趟就知道了。當日正在施工的N3347塔位于海拔高度1050米的山巔之上,地形復雜陡峭,道路崎嶇蜿蜒,通往塔基的道路多是又陡又窄的小土路,僅能允許一人通過。清晨5時,27名施工人員背著工具包從山腳出發,需要翻過三個山頭再爬上一座山,徒步三千米,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基面,這對體能是個不小的考驗,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天工作的開端。
與此同時,山腳下的物料運輸班組也已早早地開工,塔材、工器具等物料隨著懸空的索道正在運往不同塔位。該標段線路高山段占比超過一半,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大部分塔位施工便道無法修筑,車輛難以到達,施工材料運輸極為困難。施工項目部經過多次的前期現場勘察,最終敲定采用索道運輸解決物資運輸難題。
“我們在標段全線共架設41條索道,涉及71基塔位,索道長度共計超過40千米。不僅如此,施工項目部前期還精心規劃索道路徑,采用多跨單索循環索道運輸方式,力爭用最少索道覆蓋最多塔位。”該標段施工項目總工李淵介紹。以N3345~N3349號鐵塔為例,這條索道長2200米,一條索道串聯起五基鐵塔的材料運輸,極大提升了物資運輸效率,也在最大限度上保護了生態環境。
重慶地區山高林密、地勢陡峭,一側是懸崖,另一側基面坡度將近70度,當地人都稱其為“刀片山”。工程要組立的鐵塔超過一半都在這樣的地方,這對施工項目經理徐康和他的同事來說是個極大的難題。
建設前期,徐康便帶著技術員跑遍了全線167基樁位考察地形地勢和地質因素。綜合考量地形條件和工期進度,該標段共有157基鐵塔采用落地雙搖臂抱桿的方式進行組立。雙搖臂兩臂可以同時吊裝塔材,在山巔上宛如巨人展開手臂,能夠解決大根開塔型底部、導地線橫擔吊裝以及塔位周圍有較多障礙物的難題,并且可以保障現場組立塔施工安全。
在超1000米的海拔、近70度的陡坡、高百米的鐵塔上工作,高空作業人員不僅要拼技能,更要拼膽量。烈日暴曬下,塔材溫度迅速上升,作業人員隔著手套都能感受到灼熱。他們的皮膚被驕陽曬成了古銅色,工作服早已全身濕透,臉上砸落的汗珠沒有影響到他們精準作業,手上拼裝塔材、鎖緊螺栓的動作依舊有條不紊。
為了確保施工如期推進,施工項目部通過索道將午飯、礦泉水、防暑降溫藥品等物資定點運送至塔位,工作負責人結合現場實際,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靈活安排施工,保證一線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
“天氣炎熱,現場也干得熱火朝天。我們25個施工班組分散在沿線,同步進行塔材運輸、地面拼裝、鐵塔組立等工作,現在組立好的鐵塔已經突破百基,接下來還將進行長江大跨越架線工作,力爭年前完成全線貫通。”徐康說。
據悉,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計劃于2025年建成投運,投運后年輸送電量將達360億~400億千瓦時,讓塞上的風和光點亮“三湘”的燈和景,促進新能源資源稟賦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