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4-12 08:57
索曉瓊
冰河消融,春日晴好,每年的三四月間,正是踏青、觀河、品魚的好時節。依托黃河沿線豐富的資源和淳樸的人文風貌,內蒙古包頭市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產業,打造內蒙古包頭黃河景區,這背后,是用電需求的快速響應,是充沛可靠的電能穩定供應,是便捷高效的供電服務在產業發展中留下的鮮明印記,寫下的生動注腳。
電靚黃河岸畔
清明小長假,包頭黃河景區準備了豐富的文娛活動,品魚、觀河、打卡拍照,市民和游客們從各個角度體驗著黃河文化的濃厚氣息,享受一場文化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春日“盛宴”。
“我們提前對供電線路和設備進行特巡、消缺,向商戶和景區工作人員開展安全用電宣傳。值班人員每天監測負荷變化,提供24小時急搶修服務,多舉措保障景區安全可靠供電。”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九原供電公司前明供電所所長佟偉說。
產業發展 電力先行
包頭黃河景區于2023年11月開工建設,該公司主動服務,積極對接相關單位,快速受理容量1000千伏安的業擴報裝申請,及時開展現場勘查,結合景區的長遠規劃和用電需求,制定經濟合理的供電方案。克服冬季嚴寒天氣施工的重重困難,合理安排工程任務,對高低壓線路開展巡視消缺,緊盯項目工程實施現場,清掃線路3.1公里,安裝動力計量裝置2處,檢修及接入2臺配電變壓器,高質量完成景區建設中電力保障任務。
春光旖旎,包頭黃河景區火爆“出圈”。近期,該公司繼續配合黃河大集二期及黃河景區西片區的規劃建設,開展線路改造升級,做好新增用電負荷接入前準備工作,以安全可靠的供電助推包頭黃河景區實力“圈粉”。
生態園里 “魚”你相遇
“打不素”系蒙語,意為“有鹽的地方”。24年來,陳連聲一家扎根包頭市九原區哈業胡同鎮打不素七村,勤耕細作,將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改造成集水產養殖、溫室種植、休閑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走進包頭市天佑生態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整齊排列著43個高位養殖池,增氧機發出“嗡嗡”的低鳴聲,一刻不停歇地工作著,色澤光亮、動作敏捷的匙吻鱘在養殖池里游來游去。
“這是匙吻鱘,也叫鴨嘴魚。5年前,我們從南方引進魚苗,采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你們看,這些養殖池都安裝了增氧機,24小時自動循環過濾。還有投飼機、冷庫,這都離不開穩定的電力。” 包頭市天佑生態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連聲向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九原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
從3月下旬開始,該公司結合春查春檢工作,以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開展客戶側用電安全隱患排查服務。“春季風沙大,咱們生態園區周圍空曠,風力會更大。地膜要妥善管理,避免被大風卷到線路上引發故障。還要注意魚池的安全用電,有問題請及時聯系供電所。”該公司工作人員對配電變壓器及引線、接頭、計量裝置等進行測溫檢查后,又向負責人陳連聲宣傳安全用電知識。
近年來,該公司發揮“黨建+優質服務”優勢,主動上門服務,積極走訪,全面了解客戶用電需求和意見建議。落實細化服務舉措,為客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定期開展客戶側用電設施安全檢查,提升服務效能。強化218個供電服務網格管理,111名網格經理進駐所轄網格街道、社區微信群155個,有效提高供電服務的精準度,全年提升供電服務質量。
陳連聲說:“用電上面有什么問題,打個電話,他們很快就過來幫忙解決。2024年,我們還要建立孵化繁育車間,更離不開電力的大力支持了。”堅強可靠的電能護航著天佑生態農業科技園持續發展壯大。
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離不開優質電能的強力支撐。不棄微末,久久為功,該公司持續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以優質電、滿意電、放心電賦能特色產業發展,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電能。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