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1-14 09:41
薛長亮 李鑫
1月7日上午9時00分,室外溫度已降至零下6度,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大準公司二道河站區清水河線橋工區的職工們在大準線218公里500米處集結完畢,準備開始整治“凍害”搗固墊板作業。
每當冬季來臨,線路受到低溫影響,就會出現“凍害”,造成線路高低起伏,從而導致列車晃車。為有效整治因凍害產生的軌道幾何尺寸超限,通常采用搗固墊板順坡的方式,進一步提高線路的平順性,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調度命令下達后,清水河線橋工區的職工們手拿工具、頂著寒風穩步走上線路。“大家要打起精神來,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線橋工區工長李鑫叮囑道。他們迅速響應、立刻行動,一場緊張而有序地搗固墊板作業正式拉開帷幕。
工長李鑫立馬帶領大伙兒上線開始作業。他手拿道尺走在最前面,彎腰下尺、測量數據、精準畫撬一氣呵成。隨即,作業人員分工明確,有的使用電動扳手松卸螺帽,有的操作液壓起拔道器頂起鋼軌,還有的彎腰下蹲將鋼軌底部的墊板撤換下來……各項作業環節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今天天氣寒冷,作業時不要慌亂,大家要做好防寒保暖,防護員要加強防護。”李鑫向工友們叮囑著安全注意事項。
冬季的氣溫已經零下十多攝氏度,李鑫雖然身著厚重的防寒服,但還要時不時單膝跪地,雙手拄著冰涼的鋼軌,身體俯過軌面,定睛觀望鋼軌的起伏高度,確定作業位置、整修質量等。
“凍害整修時一定要嚴格落實標準,凍害墊板尺寸、順坡倍數和撤換高度都要達標。”在凍害整治作業現場,線路工高廣旺一邊檢查作業質量,一邊向大家強調檢修要點。
另一邊,瑟瑟寒風中,正在忙著撤換墊板的職工雖然帶著棉手套,雙手還是被凍得發麻,但他們的作業速度卻并未減慢,每一次的操作都保持精準到位。有的按照計劃開始分散墊板,有的用起壓機準備起道,一群人蹲成一排把墊板平整地塞入軌底,職工們迅速行動起來,有條不紊地按照分工進行作業。每一次鎬頭的起落,都伴隨著有節奏的“鐺鐺”聲,使道砟更加密實穩固,能夠增強軌道結構的整體強度,為鋼軌提供堅實的支撐。
緊接著線路工牛永手持道尺進行復核,“拉著機器,把扣件上好,這處干得不錯。”牛永看著道尺上顯示的數據高興地笑了起來。每干完一處,他就和工友把凍害的長度、高度等數據記錄下來。
李鑫立即組織工友們開始墊板、回檢,大家各司其職,一道道工序有序推進,盡管雙手已經凍的麻木,但他們沒有一絲松懈,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一次次將墊板精準放入軌底。李鑫不斷穿梭于線路間,對作業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不漏墊、不錯墊。與此同時,每整治一處線路凍害,都嚴格復核回檢線路幾何尺寸,必須控制在規定值,做到墊板整齊,聯接零件不失效,保證線路設備整治質量。
12時00分,經過3個小時的奮戰,隨著最后一顆螺栓緊固,本次作業圓滿結束,李鑫和工友們摘下手套,喘著粗氣,不停地搓揉著被凍僵的雙手……經作業回檢確認線路狀態良好,人員攜帶工機具有序下道。他們就像一顆顆堅固的螺絲釘,“釘”牢線路維修標準,全力保障鐵路安全運輸,寒風凜冽的嚴冬,都無法動搖他們守護線路安全的決心。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