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19 16:13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嚴志輝 林麗平)“現在模擬過電流保護動作進行斷路器分合傳動試驗,相關人員注意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以及監控后臺等處狀態是否正常。”近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調試人員正在閩粵聯網工程云霄換流站開展年度檢修工作。
閩粵聯網工程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重點電力項目,也是閩粵兩省首條電力聯網線路,實現了福建、廣東兩省間電力互補互濟、調劑余缺。該工程于2022年9月30日竣工投產,線路全長303千米,輸送容量200萬千瓦。工程投運兩年多以來,累計輸送電量93.49億千瓦時。其中,福建輸送廣東電量53.49億千瓦時,廣東輸送福建電量40億千瓦時,有效提升了兩省電網保供能力。
位于漳州云霄的閩粵聯網工程。
本次檢修時間為11月2日至11月19日,是閩粵聯網工程投運以來的大規模“全面體檢”,共投入人員近600人,檢修項目包括303千米輸電線路和1座換流站。檢修期間,輸電線路將完成絕緣子清掃、零值檢測、缺陷處理等工作,換流站內將完成30個工作面,包括28個例行檢修及試驗項目、17個特殊性檢修項目、120個消缺項目、11個隱患排查治理項目、6個可靠性提升項目及5個程序升級項目。
福建送變電公司檢修人員正在位于漳州云霄的閩粵聯網工程云霄換流站進行調試作業。
“為提升年檢質效,解決項目多、時間緊的難題,我們在換流站內采用自主研發的5項新設備、新技術,包括全自動智能型回路直流電阻試驗裝置、智能化對點裝置、有源直流高壓分析儀等,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福建送變電公司調試現場負責人鄭榮順俤介紹道。其中,全自動智能型回路直流電阻試驗裝置,基于現有的無線通訊和四端子電阻測試技術,利用三相被測設備導體作為延長線,僅需12米的測試線即可滿足要求,有效解決一次電氣設備檢修分散且跨度大、直流電阻試驗受限于測試線長度的問題。此外,該裝置一鍵式操作即可實現三相電阻自動測試,相比原有單相操作提升了三倍效率。
在換流站內,福建側GIS室、廣東側GIS室以閥廳為中軸線對稱分布,安放著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線等封閉組合的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國網福建電力檢修人員通力合作,相互交流技術經驗,借鑒先進的試驗方法,共同對閩粵兩側重點設備開展檢查,為檢修工作安上“雙保險”。
“換流閥是閩粵兩省電能相互轉換的核心設備,也是換流站內最重要、精密度最高、結構最復雜的電力設備之一,能夠將福建電網的500千伏交流電轉換為±100千伏直流電,再將直流電轉換為廣東電網的500千伏交流電,實現兩大電網相互輸送、同頻共振。”國網福建電力設備部特高壓處林匹說。
換流閥的檢查也是此次檢修的重點項目,該換流閥應用我國自主研發的6英寸晶閘管,閥塔采用懸吊式堆疊結構,每半個閥塔由四名人員配合檢查。檢修人員需乘坐升降車,環繞在閥塔內部及周圍開展高空作業,檢查閥模塊外部光纖連接、電氣接線,配合完成閥避雷器檢查及試驗、主通流回路接觸電阻試驗等工作,詳細記錄相關調試數據。
福建送變電公司巡檢人員正在位于漳州平和的閩粵聯網工程開展線路檢修作業。
在換流站外,線路的登塔走線綜合檢修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通過‘人工+無人機+可視化’等多種巡檢方式,充分運用無人機自主巡檢、無人機通道掃描等技術提升檢修質效,保障檢修質量。”福建送變電公司線路檢修負責人范澤錦說
福建送變電公司巡檢人員正在位于漳州平和的閩粵聯網工程開展線路檢修作業。
在巡檢任務中,無人機可依據規劃任務自主飛行,利用高清攝像頭對每基鐵塔的均壓環、引流線等附件進行巡檢,精細化檢查線路設備情況,多角度拍攝圖像并保存線路設備的紅外測溫等數據,不放過任何一個風險點、薄弱點,通道安全性和巡檢效率均得到明顯提高。
本次年檢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閩粵聯網工程設備健康水平,保障兩省電力能源大動脈安全穩定運行,為閩粵兩省能源低碳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