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未删减在线播放,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成全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中能觀察

觀察|十組數據見證“十四五”能源發展非凡成就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7-10 10:38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王怡 見習記者 衣韻潼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將收官。

  “5年前制定的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7月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指出。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組數據,印證“十四五”期間能源發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3%

  “十四五”時期是聚力改革攻堅的重要歷史交匯期。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一系列改革舉措取得務實成效。

  “我國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宣布。這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電力配置效率事關經濟社會運行的質量、成本和可持續性。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連續運行,南網5省區已實現“統一交易、同臺競價”,國網、南網實現跨經營區常態化交易,2024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63%……這些突破性進展,印證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資源配置效率的不斷優化

  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球1/3

  “十四五”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全面提升能源等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

  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基礎設施體系,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我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氣總產量首次超過4億噸油當量,發電量達10萬億千瓦時,煤、油、氣、核、可再生能源等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有力保障了14億多人的用能需求。

  同時,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的制造體系,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大國儲備體系加快構建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底氣更足。

  “提升綜合國力,為的是實實在在服務中國人民,也將為全球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機遇。”鄭柵潔指出。

  每用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底色。

  “十四五”以來,我國“用能”更加清潔。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潔發電體系。如今,每用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且這一比例在未來還將不斷提高。“循環”快速發展,每年生產鋼材中,20%以上的原料來自廢鋼循環利用,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相信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東西還是南北,藍天更多了、風景更美了、生活更環保了。”鄭柵潔表示。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較“十三五”末翻番

  強化清潔能源供給,我國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

  截至5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20.9億千瓦,較“十三五”末的9.34億千瓦翻了一番多。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3.46萬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末的1.6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重點領域綠色化水平持續提升。

  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綠色能源點亮千家萬戶。可以想見,一個綠色的中國,在“十五五”時期,必將釋放出更為強勁的發展力。

  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最高達20%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十四五”期間,內需發展呈現出“投資向優發力”的鮮明特征。

  “過去4年中國經歷了國際環境劇烈變化等多重困難挑戰沖擊,但國民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表示。

  更加注重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我國在核電等領域推出了一批重大項目吸引民資入股,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最高達20%。

  民營企業投資信心不斷增強,經營主體創新活力不斷激發。一系列改革舉措,讓民間資本充分涌流,也為內需增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2024年東北地區原油產量占全國21%

  堅持全國“一盤棋”,因時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施策,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亦積厚成勢。

  其中,我國經濟三大引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動力源更強勁,進一步集聚產業和人口,2024年三地經濟體量占全國的40%以上。東北地區戰略支撐更牢靠,2024年原油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達到21%,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國產化自主化,有力維護了國家能源安全。東部地區產業、技術、管理、資金優勢,與西部地區資源稟賦優勢緊密結合,互補效應更加彰顯。

  “當前,我國各地區的功能定位已更加清晰。各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區域主體功能和地方特點更加凸顯,比較優勢已充分釋放。”鄭柵潔指出。

  已建成44條特高壓輸電通道

  國之重器扛得住地動山搖、經得起百年風雨我國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安全可靠。

  白鶴灘水電站、深中通道等,設計壽命長達百年以上;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扛得住17級臺風、9級地震。2024年全國水庫通過攔蓄洪水,減少淹沒耕地1600多萬畝、避免轉移人口1100多萬人次。同時,我國已建成44條特高壓輸電通道,另有4條正在建設。

  以能源發展賦能區域協調共進,“西電東送”輸電能力超過3億千瓦;戈壁荒灘也發展成為綠色電源,實現治沙、增收的有機統一。

  “我們客觀認識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靠挖潛力來增動力,讓所有地區、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鄭柵潔強調。

  全國用電負荷創14.67億千瓦新高

  電網不僅規模大、覆蓋廣,而且堅強可靠

  7月4日,全國用電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發電量達到329億千瓦時,雙雙創出歷史新高;7月7日,全國用電負荷迭創新高,達到14.67億千瓦……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這些用能最高峰時段,群眾用能需求都得到有力保障。

  “‘十四五’以來我國沒有發生過重大電力安全事故。去年9月,超強臺風‘摩羯’登陸后,也僅用80個小時就實現了瓊粵跨海電纜恢復供電。”李春臨指出。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十三五”末增長5倍多

  隨著重點領域綠色化水平提升,綠色生活方式也持續轉變。

  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較“十三五”末的492萬輛增長5倍多。截至2024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已達1281.8萬臺,有效支撐了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普及。

  “‘十五五’是我國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攻堅時期,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周海兵表示。

  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引領全球綠色發展。

  “十四五”以來,中國堅定履行“雙碳”承諾,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相當于減少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充分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回顧‘十四五’這五年,遇到的困難問題比預計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預期的要好。”鄭柵潔說,“經過‘十四五’這五年,我們的制度優勢更加鞏固、創新活力更加強勁、物質基礎更加雄厚、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十四五’必將在中國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展望未來,我們也充滿信心,‘十五五’發展前景將更加光明。”

責任編輯:閆弘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长沙县| 东阳市| 桦川县| 绍兴县| 尖扎县| 荣成市| 尉氏县| 招远市| 嘉善县| 同仁县| 宣恩县| 沙湾县| 垣曲县| 鹤岗市| 大姚县| 德化县| 马尔康县| 新干县| 城步| 肇庆市| 长泰县| 西乌珠穆沁旗| 高唐县| 凌云县| 绿春县| 宁都县| 五大连池市| 开江县| 庄河市| 沁源县| 花莲县| 东莞市| 丰都县| 克山县| 三都| 鹤岗市| 肥东县| 西盟| 闻喜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