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網 時間:2024-12-27 17:13
2008年以來,累計埋存總量居全國第一,相當于植樹3000余萬棵
截至12月25日,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注入量超40萬噸,占今年中國石油總注入量的五分之二。自2008年以來,該公司已累計注入二氧化碳357萬噸,占中國石油總注入量的76.4%,埋存總量居全國第一,相當于植樹3000余萬棵。
今年年初以來,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開發公司將注入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確定職責分工和獎懲機制,制定詳細的單井月度注入方案,形成日通報、旬跟蹤、月總結的運行管理辦法。針對注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制定調整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加快讓方案落實落地。充分結合氣源供給情況,采取高峰時期多注氣的辦法,彌補設備檢修、雨雪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同時,積極優化內外部氣源匹配,在保證完成計劃的同時降低成本,全年節約外購氣2萬噸。圍繞注入壓力、注入量指標,從地層、井況、方案、泵壓、地面5個方面入手,成立水氣交替技術攻關突擊隊,全年完成63井次治理,實現注入井有效注入。
在注入二氧化碳的過程中,水氣交替常常影響儀表計量的準確性和數據的平穩性。今年12月,二氧化碳開發公司自主研發水氣同表注入,不但實現了精準注入,而且節省了投資費用。針對有些注入井壓力偏高、注不進的問題,該公司開展地面、井筒、儲層系統分析,依據管網壓力定期跟蹤,對井筒采取連續油管和瀝青質解堵措施治理欠注井,對致密儲層壓力高采取清水壓裂、系統提壓的辦法,保證全年注入任務順利完成。
憑借30余年深耕CCUS業務的經驗,吉林油田近年來充分發揮先發優勢、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成功建成國內首個全產業鏈CCUS示范工程,突破了二氧化碳防腐、循環注入等核心技術,具有集中式注入最早、注入HCPV最大、CCUS工藝流程最全、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最多、驅油效果最好等“五最”特征。同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腳踏實地攻關瓶頸問題,注入井內防噴氣體堵塞器、防二氧化碳氣侵無固相壓井液試驗均取得進展,多項“卡點”“堵點”得到疏通。堅持科技自立自強,逐步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替代。首臺國產10萬立方米二氧化碳注入壓縮機已連續正常運行超8000小時,在提升注入效率的同時,降低了注入成本。
隨著CCUS規模持續擴大,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也將持續提升。吉林油田將繼續堅持“保混相、控氣竄、提效果、創效益”氣驅開發理念,選擇優質區域集中注氣,針對不同階段的注氣區塊采取不同調整對策,擴大混相見效規模,力爭使注入量再創新高。(王珊珊 安寧 宋巖)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