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5-02-17 11:16
記者今天從國家管網集團獲悉,國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東段工程全面推進建設。
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這里是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川氣東送二線施工現場,隨著川氣東送二線管線最長的省份,安徽省首段管道的焊接完成,川氣東送二線東段工程在湖北、浙江、安徽三省全面加速建設。
川氣東送二線全長4269公里,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浙江等8省市,全線按照西段(川渝鄂段)、東段(鄂豫贛皖浙閩段)分段建設。東段全長2698公里,包括1條干線、2條聯絡線和3條支干線,管道設計壓力10兆帕,年設計輸量140億立方米。
國家管網集團建設項目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趙事:西段工程是在2023年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全力推動建設的是東段工程。西段工程截止到目前,威遠到銅梁段已經完成焊接220公里,綜合進度超70%,預計川氣東送二線整個工程在2027年全線貫通。
川氣東送二線東段,途經湖北、河南、安徽等六省,管道沿線多以山區為主。建設過程中,通過廣泛應用新技術,大規模使用國產設備,全面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效率和安全環保水平。
國家管網集團建設項目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趙事:施工中我們采取了山地柔性內焊機,提高山區管道施工的適應性和焊接工藝穩定性。在環保高敏感區域采取隧道、盾構等穿越技術,最大可能保護環境。
川氣東送二線全線貫通后,將與現有川氣東送管道聯合運行,可增加年輸氣量約140億立方米,川氣東送管道系統年輸氣能力可達260億立方米,將有力保障四川盆地天然氣外輸通道暢通,對實現區域內資源靈活調配具有重要意義。
數說川氣出川新通道
川氣東送二線
川渝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近年來,川渝地區富余氣量逐年增大,川氣東送二線將實現“川氣自用、富氣外送、內外互通”,建一條“川氣出川”的新通道尤為重要。
2000多年前,巴蜀人民就用“竹筧”輸送天然氣,2000多年后,川氣東送二線管道發端于這個國內最具潛力的天然氣勘探開發盆地之一,即將成為四川天然氣外輸通道的又一名得力干將。
從四川出發,川二線一路跋山涉水,途經重慶、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沿著長江流域進行了一場4269公里的旅行,其長度相當于100個全程馬拉松。用鋼量達到216萬噸,相當于再造20個北京鳥巢。最終,川二線與各位前輩成功握手,在我國內陸腹地構筑起又一條東西走向的能源大動脈。
大功告成后,川氣東送管道系統將每年為長江經濟帶多提供超2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供上億家庭使用,替代標煤2660萬噸,能裝滿超266萬輛卡車。
“全國一張網”加速推進
近年來,我國加快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調峰設施建設,互聯互通項目進一步優化完善,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以來,中俄東線、西氣東輸四線新疆段、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一批國家重點項目和儲氣設施建成投產,加速推進川氣東送二線、虎林至長春管道等戰略通道建設,“全國一張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果。2024年我國主干管網建設里程4015公里,新增一次管輸能力650億方,形成儲氣能力超8.5億方。
國家管網集團建設項目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趙事:預計2025年還將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一次管輸能力250億方,順利完成“十四五”規劃的1.65萬公里目標。
截至2024年底,全國天然氣管網總里程約超12萬公里,主干天然氣管網超5.7萬公里,預計到“十四五”末將形成“四大戰略通道+五縱五橫”的骨干管網格局。(張偉)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