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3-10 20:48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繼保專業工程師任佳炯
突破“低碳壁壘” 架設“政策橋梁”
中國電力報記者 莫非
“我將持續聚焦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圍繞推動海水化學資源和海上風電集群共鏈開發、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直供新模式建言獻策。”
今年是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繼保專業工程師任佳炯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三年。
作為一名扎根一線的繼保專工,她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事事竭盡所能的責任感,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為了踐行“腳下沾泥土,建議帶露珠”的履職理念,任佳炯積極參與各級人大組織的調研活動,走訪多家能源企業和相關單位,經過兩年來的學習充電和歷練,拓寬了思路、開闊了眼界,在履職中成長、在實干中擔當。
作為雷州發電綠色低碳創新工作室的牽頭人,任佳炯始終精益求精、勇挑重擔,在創新工作室突破“低碳壁壘”,在履職中架設“政策橋梁”。“創新的過程其實充滿了挑戰,在把握政策導向的前提下,需要充分且廣泛的調研,發動多方協作力量。過程中方案被一遍遍推敲和完善,最終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實施路徑。”艱辛的汗水終于澆出了碩果,“看到我們的成果能推動能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一切都值得!”說到這里,她的眼角眉梢充滿了笑意。
任佳炯告訴記者,雷州發電綠色低碳創新工作室依托中國大唐首臺百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體量大、成本領先、高效清潔的優勢,深入開展CCUS、生物質摻燒等綠色低碳創新項目調研,與相關高校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并以20噸/時的生物質顆粒摻燒設計值扎實開展項目研究和燃燒優化改造,進一步降低機組碳排放,讓綠色發展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不斷培育綠色的新質生產力。
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發布的《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今年,我將持續聚焦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圍繞推動海水化學資源和海上風電集群共鏈開發、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直供新模式建言獻策,進一步助力海洋經濟發展。”任佳炯如是說。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