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3-06 18:05
新質生產力驅動綠色轉型
——訪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記者 邱燕超
全球能源變革與產業鏈重構浪潮交織,如何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生產力躍升、以數智化轉型重塑能源產業生態,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焦點。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接受中能傳媒記者采訪時,緊扣“新質生產力”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兩大主線,系統闡釋了民營企業以科技硬實力破局產業變革、以全球化視野踐行“雙碳”使命的實踐路徑。
中能傳媒:近年來,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陸續實現突破性進展,正泰在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與成果?
南存輝:錨定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正泰通過持續變革創新,聚焦電力新能源領域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當前,能源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加速,面對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加大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能源領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打造新質生產力,不斷推進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轉型,將成為電力新能源行業贏得創新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過去一年,正泰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發揮自身在綠色低碳產業布局、技術創新、數字化中后臺等優勢,通過光伏前沿技術、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前沿領域的創新突破,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科技的融合應用,全力打造電力能源行業新質生產力,激發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同時,正泰以國家“兩重”“兩新”為戰略導向,結合市場需求、問題痛點,構建“企業+高校+基金和應用創新研究院+孵化園”的“3+2”科創孵化模式。
下一步,正泰將以更大的力度打造新質生產力,加強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和前沿科技融合,不斷培育具備綠色低碳與可持續屬性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找準定位、持續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奔涌提供有力支撐。
中能傳媒:在培育孵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正泰有什么新探索?
南存輝:近年來,正泰大力培育石墨烯新材料、氫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碳中和關鍵賽道,構建數智化創新生態,讓科技創新成為正泰綠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
以石墨烯新材料為例,正泰在該領域的布局覆蓋“超導銅”材料、工業重防腐涂料、耐磨鍍層技術、先進鋰離子電池等,且部分產品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和產業應用。例如,正泰將石墨烯復合材料觸點作為銀觸點的替代材料,在框架、塑殼等低壓電器產品中進行應用,顯著提升了產品的壽命、導電性能和耐腐蝕性能。
在氫能領域,正泰圍繞加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以“綠氫產業化+綠色零碳場景”為基礎,積極探索綠電綠氫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體系。正泰重點布局制氫與氫發電兩大關鍵產業環節,通過自主研發與投資卡位,強化制氫產業鏈隔膜、電極等關鍵材料、零部件及制氫裝備產業發展,提升系統級產品和綠氫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力。
中能傳媒:發展綠色生產力是當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舉,請您談談正泰在綠色低碳轉型和踐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舉措。
南存輝: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探索者、倡導者、實踐者”,正泰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業務,致力于電力能源生產方式、利用方式、利用效率的低碳化,努力在企業自身減碳以及推動全球碳中和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自2006年進軍光伏新能源產業以來,正泰已構建硅料、拉棒、切片、電池、組件、逆變器到儲能產品制造以及電站開發投資、EPC建設+運維等一體的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供應鏈生態。
在光伏制造領域,正泰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升級,實現更智能、更綠色永續的生產。正泰新能作為光伏新能源“智”造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升級光伏產業制造體系,不斷拓展技術邊界,引領光伏行業向更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當前,企業以自研的TOPCon 4.0電池技術為核心,不斷迭代升級,生產出了具有高功率、高效率的太陽能組件產品,光電轉換效率在行業前列。
同時,正泰可提供電站設計、開發投資、EPC建設及運維于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為政府、家庭等各類用戶提供一站式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目前,正泰在全球累計投建800多座光伏電站。依托產業優勢,正泰結合治沙、護林、護坡、治水等生態理念,“因地制宜”創新推出“光伏+”環境治理模式,從沙光、農光到“海涂改造+漁光互補”項目,正泰將光伏電站建設與生態環境治理有機結合,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此外,正泰是我國最早規模化布局戶用光伏產業的企業之一,積極探索居民屋頂分布式光伏業務,助力用戶端能源結構優化。目前正泰戶用光伏服務終端用戶已突破150萬戶,每年為農村家庭戶均增收1000—3000元,為農村提供就業崗位20萬余個,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和零碳鄉村建設。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