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20 09:42
楊雅涵 張強
5月14日,重慶市北碚區顏宏齒輪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將一面印有“上門走訪辦實事 精準施策解難題”的錦旗,送至國網重慶北碚供電公司北碚供電中心大客戶經理楊艾瀟瀾手中,感謝她通過優化用電方案,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精準“問診”深挖降本空間
重慶市北碚區顏宏齒輪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汽車精密零部件制造為主業的企業,月均電費支出近10萬元,但車間內沖壓機、電焊機等高耗能設備卻長期集中在每日12時至14時的電價“尖峰時段”滿負荷運行,導致電費成本居高不下。
“當時我們調取了企業近半年的用電數據,發現兩大問題。一是生產時段與電價政策錯配,尖峰時段用電占比超32%。二是無功補償裝置電容器故障未及時修復,功率因數長期低于考核標準,每月額外產生近千元調整電費。”3月10日,楊艾瀟瀾與同事來到這家企業開展走訪中發現了電費高的原因。
定制方案 破解降本難題
針對企業用電痛點,楊艾瀟瀾依托客戶往月的電力數據,為企業量身定制“調班次、優設備、降損耗”組合方案。自3月12日起,客戶將60%的沖壓作業調整至每日23時至次日7時的電價“谷段”,避開尖峰時段,指導企業更換故障電容器,優化無功補償裝置,將功率因數從0.88提升至0.92,達到考核標準。
“現在尖峰時段用電比例降至22%,功率因數達標,不僅不被考核,還能獎勵電費,預計每月電費下降約5%。”顏宏齒輪公司生產設備部部長杜貴林算了一筆賬,企業年電費支出預計將減少6萬余元,相當于新增一臺全自動數控沖床的產能。
以點帶面 激活生產動能
在楊艾瀟瀾看來,企業降本增效的背后是供電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過去我們只能通過口頭提醒企業調整生產時段,但缺乏精準數據支撐。現在依托電力數據分析,可對企業的負荷特性、電價結構進行全維度分析,讓服務方案更精準、更科學。”楊艾瀟瀾說。
據悉,自“大走訪、大服務”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國網重慶北碚供電公司已累計走訪企業127家,解決功率因數不達標、峰谷時段錯配等用電問題36項,幫助企業壓降電費成本超100萬元。楊艾瀟瀾更通過“一企一策”服務,推動轄區內5家企業完成設備改造,功率因數達標率提升至98%。
“這面錦旗不僅是對我們工作的激勵,更是對‘供電+能效服務’業務的肯定。”楊艾瀟瀾表示,未來將持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數據為驅動,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