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26 17:09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蔣乃瑞)一排排光伏板依次排開,成方連片的光伏板方陣,架設在寬闊的水面上,光伏板下方水域進行水上發電,水面養麻鴨,水下養草魚,形成了“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的模式。這里是位于廣東肇慶市高要區南岸街道馬安社區的廣東華電高要金山10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
5月16日,華電新能廣東分公司開展“數智華電 綠動未來”公眾開放日活動,來自肇慶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的120余名學生走進高要金山100兆瓦漁光互補示范區與光伏組件矩陣“零距離”接觸,現場聆聽中國華電集團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故事,“零距離”感受中國華電的品牌價值與獨特魅力。
“各位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的講解員,站在我身后一排排深藍色光伏板就是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一場現場版的課堂正生動演繹。
該公司青年志愿者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全方位展示漁光互補發展歷程、清潔能源綠色環保的意義和央企社會責任等內容。在觀景臺眺望,學生們“零距離”見到了位于數十公里之內的光伏矩陣,看到了在光伏矩陣的結構中包括的逆變器、箱式變壓器、支架系統等電氣設備的全貌,逐漸揭開了光電新能源的“神秘面紗”。
“以前只在課本上上了解過光伏發電,可那時似懂非懂,對于光伏發電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現在在現場參觀學習后,才知道光伏發電原理原來是這樣啊!”一位學生有感而發。活動不僅系統、直觀地展現了光伏發電過程、光伏發瞎了電在實現“雙碳”目標和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意義,而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光伏發電的工作原理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綠色環保理念。
本次公眾開放日,是華電新能廣東分公司向社會公眾遞出的一張“自薦”名片,成為社會公眾了解綠色能源發展的一扇“小”窗口,進一步增進了社會公眾對中國華電的關注和了解,彰顯了中國華電良好的企業形象,為打造一流綜合能源企業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