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3-08 15:52
楊宇辰 王京
在遼寧法庫縣的臥牛石鄉,連綿的丘陵間矗立著33臺白色風機。這里的孩子們從小看著“大風車”轉動,在生活和學習上也得到了“追風人”的關心和幫助。
2月28日清晨,一輛皮卡車在臥牛石鄉的鄉間小道顛簸前行,黨員志愿者姜飛握著方向盤,后備箱里疊著捆扎整齊的習題集、文具以及維修用的工具箱。這是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遼寧公司啟動“護航童心 筑夢行動”行動后的第三次愛心家訪。
去年秋天的初遇,姜飛記得格外清晰。一個9歲的男孩縮在炕角,凍紅的指尖捏著半截鉛筆,在數學練習冊上反復劃著。“他父母長年在城里打工,孩子一直跟著我們老兩口。”奶奶招呼起男孩:“小磊,這位是姜叔叔,來幫你輔導功課的。”
“咱們玩個游戲好不好?”姜飛從包里掏出魔方,五顏六色的方塊立刻吸引了孩子的目光。當小磊開心地轉動魔方時,姜飛變戲法似地展開習題冊:“你看這道表面積計算題,就像咱們手里的魔方……”耐心細致的輔導讓孩子沉浸其中,不知不覺夕陽已經染紅了窗欞。孩子不舍地拽住他的工裝下擺:“姜叔叔,下周還能來嗎?”
有了姜飛的幫助,小磊用半學期的時間把數學功課補了上來,取得了92分的好成績。
這次,姜飛帶著小磊來到風電場。透過玻璃向外看,上百臺風機正在云霧間緩緩轉向。姜飛的絕活是用風機塔筒講解幾何題:“幫叔叔求一下這個圓柱體的表面積公式,工人師傅想知道塔筒防腐涂料的用量。”小磊好奇地問:“它們為什么改變方向了?”檢修員們笑著說:“小家伙說得對,風機要根據風向調整偏航角度呢!“系統顯示當日發電量突破50萬千瓦時,孩子又問:“這些電夠我們全村用多久呀?”姜飛指著實時跳動的發電曲線對小磊說:"這里面的學問很大,等你學好功課就明白了。"
在臥牛石鄉,這樣的故事正在五六個家庭里上演。小高輔導的女孩能熟練地背誦英語課文,王師傅照看的雙胞胎學會了用萬用表檢測電池。
“這些風電場來的師傅不一樣。”小磊爺爺念叨:“修完電路還教娃兒知識,孩子們的分數蹭蹭上漲。”
返程路上,小磊在《我的理想》作文頁上寫下了一天的感受:“我要像風電場的叔叔一樣,成為光明的守護者,讓奶奶家的燈再也不閃,讓所有風車都能快樂跳舞。”姜飛看著小磊的作文,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們不僅是“追風人”,更是托起無數追夢少年的臂膀。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