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19 13:50
鄭寶元
人勤春來早。2月17日,在江蘇寶應縣望直港鎮軍師村大棚葡萄園,當地5、6名村民正在種植戶周波的30多畝葡萄園里幫助修剪葡萄樹枝,為葡萄樹澆水、噴淋、施肥。一旁,國網江蘇寶應縣供電公司望直港供電所員工唐明贊、陳道勇對葡萄園供電線路、配電設施進行巡查,幫助種植戶排查抽水泵、水肥“一體化”滴灌等用電設備隱患,保障葡萄園“春灌”用電可靠。
“趕在早春葡萄樹萌芽前,對葡萄樹根進行澆水、施肥,對樹枝噴淋,可以快速補充葡萄樹因冬季消耗而減少的水份和營養,促進葡萄樹新梢生長和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周波說,“有你們供電部門的上門貼心服務,我們用電就更放心了。”
沿老沿金公路一路向東,過寶應縣望直港集鎮2千米左右,就到了軍師村成片種植的塑料大棚葡萄園。據悉,該葡萄園建于2012年,種植面積從起初不足200畝擴大到如今的近400畝。種植的葡萄品種有陽光玫瑰、夏黑、醉金香、紅堤等10多個品種。產品不僅暢銷本地,還銷往上海、蘇州、南京等地。共有11戶種植戶,周波就是其中之一。
為保障葡萄園灌溉等用電可靠,當年5月,望直港供電所為葡萄園新建或改造電桿23根、0.4千伏線路1.035千米,幫助11戶種植安裝動力表和照明表,保障葡萄園種植戶生產生活用電安全可靠。
周波,江蘇宿遷沐陽人。2012年,他到軍師村從事大棚葡萄種植,至今已13個年頭。
“這幾年,葡萄園排灌、滴灌等用電有保障,30多畝葡萄園年均收入70萬元左右,最高可達100萬元,這些多虧有了供電部門的優質服務。”周波說,“平時,我的葡萄園需要人工4到5人,最忙的時候要有20人左右,算下來,人均年收入2至3萬元。”
河南人李軍,也是該葡萄園種植戶之一。“我到軍師村從事大棚葡萄、蔬菜、西瓜等種植也有十多年了,用電一直都很正常。”李軍說,“高壓水泵、小水泵、水肥一體化自動滴灌設備、排灌設備以及日常生活照明等都要用到電。”目前,李軍除了種植20多畝大棚葡萄外,還有20多畝的蔬菜、西瓜等果蔬大棚。
“葡萄畝產2000公斤以上,長得好的2500至3000公斤,按平均每公斤20元計算,畝產4至5萬元,扣除生產成本,一畝地純收入至少在2至3萬元。”李軍說。
近年來,為了保障大棚葡萄種植用電,望直港供電所負責人許陳主動帶領技術員、營銷員深入該村,了解用電需求。及時受理種植戶用電申請,快速查勘現場。開辟用電綠色通道,及時為種植戶裝表接電。同時,該所還將供電服務聯系卡發放到每一位大棚種植戶手中,建立葡萄種植供電服務微信群,第一時間掌握種植戶用電需求。成立應急搶修小分隊,快速解決大棚種植戶用電問題。
原本,該葡萄園一直與軍師村原村部辦公場所、2家工廠、周邊41戶居民用戶共用1臺200千伏安闞莊變壓器。2024年7月,該村拆除原村部辦公場所,新建黨群服務中心暨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項目以及魚菜肽新型復合農業二期項目,用電負荷需求量增大。
為此,該所及時組織人員到現場勘察,擬定通過業擴配套工程實施的供電方案。2025年1月14日,該所在前期在葡萄園附近新增布點1臺400千伏安闞莊北配變的基礎上,將葡萄園以及該村新建的魚菜肽調整至新增的闞莊北配變上用電,保障葡萄大棚種植、魚菜肽用電更加充足可靠。
“供電服務及時周到,生態設施農業循環高效,供電人好樣的!”望直港鎮軍師村黨支部書記王杰表示說,“這兩年,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同比均有大幅增長,離不開電力的大力支撐。”
另據悉,目前,葡萄園帶動周邊村民在葡萄園常年從事施肥、除草、修剪、采摘等工作的約有50人,最高達100人左右,均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人均年增收在2至3萬元。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