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10 14:01
梁小燕 高睿晗 李琴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洗選中心大柳塔選煤廠環線裝車站內,串串高掛的紅燈籠、條條鮮艷的彩燈,彌漫著祥和喜慶的年味。
1月26日清晨,環線裝車站內蜿蜒延伸的軌道上萬噸大列隆隆而過。“平煤班長,接觸網到位,里環可以對位。”
“收到。”
10多平方米的集控室里,周曉玲正緊盯著緩緩移至塔樓下方即將裝煤的火車。確保每一列火車正常裝車外運,能夠及時處置突發狀況,做好煤炭保供工作的重要一環,是周曉玲和工友們的崗位職責。這些天,因為要做好春節期間的煤炭保供工作,原本承擔著大柳塔煤礦洗選加工和裝車外運任務,日均發運21列的大柳塔選煤廠,火車日均發運量增加到了23列。這也意味著周曉玲和工友們在春節期間的工作更加繁忙、責任更加重大。
清晨的大柳塔環線裝車站。
“嗚嗚……”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火車漸漸靠近塔樓,周曉玲轉頭認真檢查了集控畫面里的一行數據。
“液壓系統正常、閘板正常”確認無誤后,周曉玲一只手緊握操作手柄控制著裝車溜槽上下左右移動,另一只手輕輕一點按鈕,只見煤炭瞬間在橘紅色的溜槽里傾瀉而出,一分鐘的時間就裝滿了一節火車車廂。
“要保證煤炭有序供應,裝車是重要的一環。這里是煤炭外運的起點,我們要開好頭、起好步。”周曉玲說道。
作為一名普通的裝車操作工,這是她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第14個年頭。“我們每天三班倒,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每天火車運量大概在12000噸。”周曉玲說,“這趟進站的車型是C80,一小列共有54節車廂,是火車裝載量最多的一種車型,裝車員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裝車看似簡單,其實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周曉玲滔滔不絕,“要裝滿整列車皮,操作人員需要眼疾手快、精準判斷,對各種數據了如指掌,還要保證不留坑、不起包,保證裝車質量,不然會給后續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就在裝車有條不紊推進時,周曉玲突然發現定量倉的煤未達到設定值,定量倉閘門打不開,無法裝車。周曉玲查看了顯示屏后拿起手中的對講機急切地說道:“張冬,702緩沖倉4號閘門關不上了,趕緊去查看。”
跟班員協調調度裝車外運。
與此同時,跟班的裝車車間副主任李琴也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溝通協調檢修人員對液壓系統做進一步檢查。果然是4號緩沖倉的油缸活塞桿鴨嘴連接處斷裂了。李琴立即組織檢修工進行了更換。
“只要火車一停,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出警’狀態。”李琴說,自春節保供以來,大柳塔選煤廠及時制定了特殊時期的保供措施,緊盯生產和裝車情況,了解每列進車信息并做好煤種與車型適配工作,尤其是針對春節期間的冰雪嚴寒天氣,深入推進三級防凍車監管體制,嚴格落實崗位主體責任,落實防凍車工作各環節執行標準和管控措施,嚴格執行防凍噴灑標準、考核標準,實現全流程無死角管理,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工作。
關鍵時刻,這一“小插曲”讓周曉玲十分著急。
13分鐘后,對講機里終于傳來了聲音:“故障已清除。”
周曉玲緊繃的神經終于松了一口氣。她隨即和調車長進行溝通,讓火車速度達到最快,確保將剛剛因故障影響的13分鐘追回來。
運煤專列駛離裝車站。
追趕進度,需要在裝煤過程中,根據火車速度的快慢,準確把握放煤時機,還要特別注意觀察粒度、濕度變化,隨時調整溜槽高度,而要做好這一切工作,不僅需要嫻熟的工作技能,也需要周曉玲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只見,周曉玲筆直地站在操作臺前,左手緊握黑色手柄,眼睛時而緊盯著玻璃窗外的火車車廂,時而查看集控畫面,接著,裝滿煤炭的火車車廂一節節緩緩駛出站臺……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