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0-12 16:54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付樂)近日,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準能能源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國能源研究會授予“能源科普教育基地”稱號。這是繼“全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全國煤炭行業紅色教育示范基地”“煤炭行業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后的又一殊榮。
準能能源科普教育基地擁有豐富厚重的礦業遺跡、生態景觀和人文歷史等景觀資源,已建成疊翠林區、紫東農區、抱樸田區、望舒果區、夢青牧區和生態治理先行區等8個生態功能區,包含露天印象展覽館、黑岱溝露天煤礦觀禮臺、日晷廣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生物多樣性主題公園等諸多特色場館和景觀群,是一座集工業遺跡保護、煤炭科普文化、休閑產業觀光、生態文明展示于一體的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入選了鄂爾多斯市主題精品旅游線路,還被市旗兩級政府主管部門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參觀、考察、研學,目前累計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
依托豐碩的露天煤礦科技創新成果、深厚底蘊的礦山文化、壯美的再造生態景觀等展館和景觀資源,該基地開展了著名作家進準能、千名學生進準能、百名記者進準能活動等,在區域內形成了一定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在科學普及地學知識、恢復礦山地質環境、帶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較好作用,對提升基地科學品質、改善礦區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充分利用能源行業科普教育資源,不斷創新科普教育形式、內容創作、表達方式和傳播手段,利用智能化信息技術,及時精準宣傳普及能源科學技術知識,建成了露天印象展覽館、5G無人駕駛試驗場地、露天煤礦觀禮臺、生物多樣性主題公園、循環經濟產業孵化基地等科普場地,實現“科普+教育+旅游”融合發展,并積極深入開展貼近生產實際的主題性、群眾性科普活動,在全公司上下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打通科學傳播和科普服務“最后一公里”。
責任編輯:江蓬新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