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2-30 16:06
華軒
電氣工程領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與創新浪潮,是實現“雙碳”目標及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在此背景下,電氣工程師們作為電氣工程設計、建設、運維的核心力量,正加速科技創新,推動工業、建筑、能源電力、交通等行業電氣化與數智化的全新進程。為營造良好行業氛圍,助力培育卓越工程師隊伍,傳播核心技術實踐樣本,激發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的科技攻關與創新應用能力,《電氣應用》雜志于2024年啟動了卓越電氣工程師評選活動。
2024年12月25日,“2024 電氣工程技術創新論壇暨卓越電氣工程師評選揭曉”活動在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舉辦。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碳中和與標準所教授級高工劉宏志,北方工業大學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級人才李建林,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王樹國,蘇州市智慧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汪義旺,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基礎保障部技術總監張震,北京城建六建設集團副總工程師、機電事業部總工程師劉會彬,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核工程院電氣設計所室主任王志堅等眾多嘉賓參加會議。與會嘉賓結合所處行業的實踐經驗,對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儲能和重點行業電氣工程實踐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產業與市場研究所所長、《電氣應用》雜志社長田付新主持會議。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致辭,闡述了卓越電氣工程師的評選活動及本次論壇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明確提出,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迎來了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契機。在此背景下,國家實施了“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旨在打造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師隊伍。作為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的一本專業期刊,此次卓越電氣工程師評選活動是《電氣應用》雜志履職擔當、務實作為的重要行動。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建立一個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的電氣工程師社區。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碳中和與標準所教授級高工劉宏志分析了“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的底層邏輯。他指出,電力行業是碳減排的重點領域,是實現“雙碳”戰略的主戰場。在此背景下,相比傳統電力系統的“安全-經濟”二元均衡約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面臨“安全—經濟—低碳”三元平衡制約的挑戰。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技術難題在于“如何在不可靠一次能源供應基礎之上實現可靠的電力供應”,需要從技術創新、政策機制兩方面協同發力。
北方工業大學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級人才李建林分享了儲能技術的發展現狀和待解決的核心問題。他指出,在“雙碳”背景下,由于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導致的消納難題,儲能需求大增,應用場景廣闊。不過,儲能技術也面臨著標準健全化、經濟性評估、電池回收、安全風險等核心問題。最后,他給出了共享租賃、現貨交易、輔助服務、容量電價等儲能盈利模式。
此外,來自于石油化工、新能源光伏、數據中心、建筑電氣、核電等重點行業的多位嘉賓分享了本行業的電氣工程實踐經驗。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王樹國分享了石油化工供電安全系統的智能化轉型實踐;蘇州市智慧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汪義旺分析了光伏發電逆變器的技術發展趨勢;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基礎保障部技術總監張震介紹了民航大數據中心綠色數智化轉型的經驗;北京城建六建設集團副總工程師、機電事業部總工程師劉會彬介紹了建筑立面泛光照明技術;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核工程院電氣設計所室主任王志堅分享了核電廠應急指揮中心的數字化設計經驗。
《電氣應用》社長助理常海波宣布了卓越工程師獲獎名單,并頒發了獲獎證書。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