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19 11:28
王藝 劉祺 占磊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常規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開發關乎人類的未來。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國家能源集團科技環保有限公司所屬國能智深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智深”)正在奮力譜寫著一段以“智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領跑清潔能源技術革命的新篇章。
光伏鎧甲下的“國際領先”
在寧夏東部戈壁深處的寧東200萬千瓦復合光伏基地上,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一如往常像一片片“鎧甲”般守護著身后一座座城市的萬家燈火。在這一片片“鎧甲”的下面是成片的沙漠和荒地,而正是因為這一排排光伏板的出現,這片被稱作“沙戈荒”的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時間回溯到2023年6月初夏的一天,光伏基地集控室里人頭攢動,不同往日的是工程師們臉上掛著略帶緊張的神色。終于在傳來一句激動卻又鏗鏘有力的“并網成功!”的聲音后,大家的臉上浮現出了一張張喜悅的笑容。是的,使用國能智深自主研發全國產自主可控智能一體化管控平臺(iICP)的寧東200萬千瓦復合光伏基地順利并網。一年多以來無數人艱辛的付出在此刻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國能智深全國產自主可控智能一體化管控平臺。
同年10月和今年3月,以該項目為基礎的《區域大型光伏電站智能控制一體化系統研究和示范應用》和《綜合能源大基地百萬千瓦級大型光伏電站智能管控一體化系統研究及應用》項目成果,分別通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專家組鑒定,兩次鑒定的專家組均一致認為,項目成果整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解鎖新型電力系統的“最強大腦”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我國正在加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國能智深以新型電力系統“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20字方針為指導,始終堅持工業控制系統的自主研發和迭代升級,堅持做好產業數字化轉型基座,為助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立以清潔能源為主、多能互補、產銷協同的分布式能源體系積極貢獻力量。
國能智深iICP青年創新團隊正在研討技術方案。
在祖國廣袤的西北部,國能智深正投身于一場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產業高端化智能化革新風暴。“寧東大型光伏基地”“青海瑪爾擋水蓄光儲”“新疆甘泉堡源網荷儲”“寧夏騰格里風光火儲”這一個個典型項目就是多能互補、多元清潔能源替代轉變創新成果的最好見證。
iICP基于國能智深數十年的工控系統開發和實施經驗,通過綜合運用工業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實現了對多種能源類型的智能監控、優化調度、運行管理以及對生產數據的采集和生產過程控制,具備豐富的監控和管理功能。iICP還實現了“火風光水儲”電站在統一平臺控制,提升了新能源場站電網主動支撐能力,有功頻率和無功電壓調節效果大大優于電網標準,為建設電網友好型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iICP就像是能源世界這個繁忙都市的超級大腦。”國能智深水電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占磊形象地比喻道:“如果我們把火電、風電、水電、太陽能和儲能系統比作都市道路上行駛的一輛輛車輛,那么這套系統不僅可以時刻監控城市的交通流量,還會分析數據,預測交通模式,確保每輛車都能在最佳的時刻,以最高效的方式到達目的地—電網。iICP就像是給能源世界帶來了一位全能的交通指揮官,在統一的平臺上指揮著‘火風光水儲'這五條能源大道上快速行駛的車輛。”
“iICP特別擅長與電網這個‘大都市'的基礎設施進行溝通,它能夠主動地提供支撐,就像是在電網需要的時候,及時調整‘交通信號燈',確保‘火、風、光、儲'多種能源到達電網的‘交通'順暢無阻。它不僅讓能源流動的更加順暢,還為建設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電網友好型新型電力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國能智深“寧夏騰格里風光火儲”項目經理齊力文說道。
構筑智能制造“戰略高地”
國能智深著重提升產業鏈控制能力,強化與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攻關能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2022年1月,國能智深天津公司在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高新技術產業區注冊成立。天津公司遵循“京津協同、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著重聚焦電力電子、驅動等智能制造相關工業控制系統的研發工作,致力于服務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旨在提升工程核心技術能力,加強國家能源集團工控系統安全及服務保障體系的建設。2023年,天津公司全面建成投產,猶如為國能智深實現跨越發展注入了強“新”劑。他們始終走在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積極對標國際領先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
在天津公司的智能智造車間自動化生產線上,一條條機械臂正在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面對龐大的應用需求,如何降本增效成為了產品制造部黨員先鋒隊工程師們的心頭大事。“貼替插”,是他們在無數次試驗后找到的金鑰匙。“貼替插”,指的是用貼片元器件替代傳統插件元器件的微創新工藝改進舉措。在生產實踐中,這一變革如同魔法,貼片元器件小巧輕盈,體積和重量僅為傳統元件的十分之一,焊接后的產品重量驟減60%至80%,成本更是直接降低了30%到50%。
國能智深天津公司智能智造產線。
天津公司不斷進行工藝流程的創新改造,持續提升生產工藝智能化水平。天津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呂占龍站在智能制造產線的最前端,望著自動化流水線高效運作,心中滿是驕傲。“我們這條產線,是按照最高標準打造的,它讓國能智深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到工程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自主可控,年產量可突破60萬塊大關。”呂占龍的語氣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這份堅持與努力,也讓國能智深在2023年榮耀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2024年更是斬獲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成為了行業內的佼佼者。
在推動能源行業技術革命這條道路上,每一名國能智深人都時刻秉持“非我不可”的擔當、深耕工業控制系統自主可控這一“非常必要”的領域、堅定“非干不成”的決心,勇當技術革新的開拓者,以科技創新一項又一項扎實的舉措賦能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