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01 16:54
——新質生產力驅動電力產業結構優化
羅仁
“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為核,超越傳統,融合高科技、高效能與高質量,是新發展理念的先進代表。其精髓在于質優與創新,是數字時代高度融合、內涵豐富的先進生產力。”日前,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永剛在2024年電力信息通信新技術大會上表示。
新質生產力與新型電力系統相融并進
何永剛表示,電力行業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數智化轉型的驅動因素來自多個方面,既有國家政策方面的驅動,也是市場需求使然和綠色發展需要。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等特點,對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提出更高要求。電力企業需要應用“云大物移智鏈”等新技術加快數智化轉型,更好推動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與會代表認為,以數智化為基本特征之一的新質生產力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相融并進,將帶來巨大的變化。新質生產力融合“AI+”“數據*”先進算力與通信技術,能有效促進“源網荷儲”各環節的信息共享和能力互補,驅動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和韌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間歇隨機、海量離散、復雜多維、波動不可控的電力需求變化。同時,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將推動電力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助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如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儲能技術等,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
此外,在數據要素價值挖掘方面,新質生產力也將發揮關鍵作用。“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可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進一步激活能源電力數據在電力市場、碳市場中的應用潛能,加速其流通交易,實現從數據要素到資產再到資本的完整閉環轉化;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通過支撐新能源高水平消納、促進能效提升,也有助于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云南電網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熊峻表示。
人工智能給電力生產經營帶來重大變革
當前,以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也給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重大變革。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鵬在會上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是應對能源轉型挑戰、提升運營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優化客戶服務體驗的必要途徑,更是構建并提升電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內容。
例如,在電力生產環節,人工智能技術可用于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與預測性維護,減少設備停機時間;同時,通過智能優化電網調度,能提升電力系統整體運行效率,確保電網運行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經營管理方面,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挖掘,可幫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營成本;此外,個性化的智能客服也有助于提升用戶滿意度等。
“在AIGC熱潮下,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大模型的落地應用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需要結合行業特征和細分業務場景,形成可落地的應用解決方案,全面支撐企業構建智能化的生態體系。遠光軟件致力于將大模型技術融入電力行業的各個環節中,推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何永剛介紹,聚焦AI全棧能力整合和軟硬一體化應用,我們不僅構建了一站式的企業級AI能力服務平臺,還以RPA云平臺、智能硬件研發平臺為抓手,打造出RPA機器人、智能U盾管家、智慧檔案等多款智能軟硬件產品,實現跨場景的智能互聯等。
以大模型應用為例,遠光軟件現推出企業管理大模型——遠光智言、智能助手——遠光數智人,以及支持便捷構建、部署、管理各類智能體的遠光大模型應用平臺等多款產品應用,可原子化、組件式地為各類業務系統提供專屬AI服務,涵蓋智能問答、智能填單、智能審核、智能報告等“AI+”智能應用場景,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高效。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