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16 16:37
陳莉莉 袁婧雯
國家能源集團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的新能源事業,自廣東紅海灣而起,至2024年8月2日,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8000天。
2002年到2024年,8000個晝夜,192000個工作時長,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自廣東只有一個1.65萬千瓦的小風電場,發展至今成為業務覆蓋全國28個省級區域以及澳洲和希臘,形成了“風光氫儲融一體化”發展模式的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
從今天的國華投資眺望全國,在河北沽源,一架架風車欲刺破蒼穹;在海南東方,一塊塊光伏板正迎陽發光;在山東墾利百萬千瓦海上光伏揚帆起航;在滄州海濱,“綠港氫城”百萬千瓦大基地項目滿弓待發……從開發新能源到推進清潔能源產業,從風光協同到氫能、儲能、綜合智慧能源、投資基金并購各新能源領域協同發展,國華投資新能源并網裝機規模超過2000萬千瓦,資產總額突破1300億元,預計“十四五”末裝機規模將超過3200萬千瓦。
逐綠而行,向新發展。國華投資利用“三大抓手”,全面探索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在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不斷前行。
抓依法合規,全面預控生態環保風險
國華投資在增強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上持續發力,印發生態環境風險清單,風電、光伏、氫能等產業生態環保風險管控指南與考評標準,實施全過程生態環境風險管控。
在依法合規理念下,各子分公司風電場、項目部開發、建設、生產、退役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有效落地……
在新疆分公司景峽西風場,通過維修再利用風電機組滑環15臺、光纖通訊管理機9臺、SVG通訊板卡5塊,共節約費用約35萬元。陜西分公司銅川風場將質保期間內替換下來的廢舊物件進行維修、測試及清潔保養,共計維修油泵電機11臺、不間斷電源26臺、冷卻風扇6臺,節約備品備件費用高達16.8萬元,節約資金的同時也為當地生態環保作出積極貢獻。
湖南分公司嚴格環水保“三同時”,衡東項目施工時,水保以安全為主,復綠以自然為主,針對坡度較長且穩定的區域采取灌草結合的型式進行防護,挖方邊坡采取掛網噴播綠化,填方邊坡采取撒播草籽+栽植灌木綠化,施工歷經7月綠地率達90%,生態修復獲得當地政府多次嘉獎。
廣西分公司全力走好“生態科技”路線,精準化開展生態研究,立足石質邊坡和壤土環境,以新型微生物修復結合傳統掛網噴播工藝、條播灌草籽、種植爬藤、移植本地草本、植生袋等方式,達成風電場以及檢修道路周邊山林復綠的目標,共計開展生態治理20萬平方米,累計投入1758.42萬元。同時,積極開展科技研究,3篇科技論文已獲得受理通知、2項相關技術課題發明專利已取得受理通知書,旨在為南方風電場生態治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治理思路,山清、地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在嶺南大地鋪開。
從上到下、由南到北,在各個風電場、項目部,綠色已經成為國華投資建設生產的鮮亮底色。在織密“制度網”,上下“一盤棋”的理念下,國華投資生態環保建設已初具成效。
抓污染防治,全面促進清潔發展
綠色清潔發展,要從關鍵之處、薄弱之處破題。
國華投資制定生態環保任務清單,按照五定原則及時細化分解,要求各子分公司迅速組織落實,解決四大難題,力爭全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嚴格防治廢氣污染,國華投資要求各子分公司加強施工現場、施工道路等環節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山東渤和風場、寧夏永利制氫廠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盡量多采用電氣作業設備,加強裸露地面的遮蓋、道路灑水、土地綠化……揚塵污染抑制率已達90%。
嚴格防范廢水污染,在陜西分公司銅川風電場,員工將達標處理后的污水全部用于場區綠化帶、堆場果園和菜園澆灌。新疆分公司景峽西風場對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達標處理后的污水引入場區綠化滴灌系統,污水利用率達到100%。青山風電場實施生活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處理后水質由Ⅲ級提升到Ⅰ級排放標準,處理后廢水直接用于升壓站周圍植被灌溉,實現了污水再利用,每年可節約水資源192噸。
嚴格固廢(危廢)管理,要從著力提高一般固廢綜合利用率,全面加強廢油脂等危廢產生、貯存、運輸、處置全過程管理入手。廣西分公司樂樟風電場安裝集裝箱式危廢倉,對主齒輪箱油液、軸承潤滑油脂進行集中存儲,同時做好防護隔離、防火防爆、防雨防潮等措施,有效保障危廢儲存安全。
嚴格把控噪聲污染,湖南分公司衡東項目部注重源頭把控,在前期選址階段嚴格落實各項要求,招標階段明確風機必須配置葉片鋸齒尾緣,杜絕噪聲超標。
既保一域安康,又促清潔生產。
在這樣的理念下,各子分公司全力投入、個個爭先,污染防治措施項項落地,各件污染防治設施有效利用,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全面打造綠色場站。
抓選樹標桿,全面推進綠色發展
建一個場站、樹一個標桿、成一片綠洲。
2022年,國華投資選取山東石橋風電場等8個場站開展首批生態環保示范場站建設,投入300.8698萬元,新增綠化面積5757平方米。
2023年,國華投資選取山東渤和風電場等9個場站開展第二批生態環保示范場站建設,投入947.39萬元,新增綠化面積14000多平方米。
兩年間,國華投資共選取17個場站開展生態環保示范場站建設。通過制定具體建設方案,細化建設措施,打造人與自然協同發展的“綠色場站”,引領國華投資發展“新模式”。
“環境優先,綠色發展,系統推進,爭先創優,問題導向,狠抓落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國華投資場站發展的基本原則,在這樣的理念下,一批生態標桿場站脫穎而出……
新疆分公司景峽北風電場地處戈壁地貌,針對性種植耐旱植物,達到較好綠化效果。景峽北風電場建設100平方米果園,種植葡萄、蘋果樹、李子樹等各類果樹,打造綠色場區。
蒙東分公司以“綠色環保”為理念打造的一體化公園和花園,總占地面積約4800平方米,且每個風電場的修建都有獨特之處。其中國泰風電場以江南水鄉為主題,結合古風涼亭及四周水系,種植草坪、鮮花,修建木質棧道和小型魚塘,構建場區園林小景。
山東分公司渤和風電場在渤海刁口漁港碼頭先后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放流半滑舌鰨42萬尾、三疣梭子蟹850萬尾和中國對蝦8500萬尾,助力當地生態建設。
生態場站,賦能未來。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國華投資在高質量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同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清潔高效、綠色低碳”為目標,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安全生產文化融入場站建設全過程,重點推進場站氣、水、土、聲、植被等生態環境要素系統治理,打造新能源生態環境保護典范。目前經過綜合評定的17個生態環保標桿場站,均是結合當地區域生態特點,宜林則林、宜草則草,通過規范管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采用工程、生物、水利等措施綜合治理,共筑區域特色生態,實現處處皆畫、步步為景,打造賞心悅目的人居工作福地。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