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09 15:51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田擴英)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系統(SAWES)作為一項具有國際引領價值的創新性綠色能源技術,在江西省共青城市舉行的清華大學2024年度科技成果對接會上受到廣泛關注。
8月2日在江西省共青城市舉行的清華大學2024年度科技成果對接會上傳出信息,由清華大學電機系陸超教授團隊與北京臨一云川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系統(SAWES)引起了政產學研用金等各界參會代表的高度興趣,紛紛為這一具有國際引領價值的創新性綠色能源技術點贊。
清華大學2024年度科技成果對接會在江西省共青城舉辦
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系統,是利用充氦浮空器將輕量化的發電機組運升至平流層高度,利用涵道引射擴散原理,綜合線纜、測溫、氦漏、迎風、電機效率、姿態平衡等一系列解決方案,通過系纜將電能傳輸至地面的技術及裝備系統。整個系統由飛行平臺、發電模塊、電力傳輸和系留線纜四部分組成。據測算,在經濟性條件下,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的度電成本不到3分錢,不及目前度電平均成本的十分之一。
距地面600米以上的高空風能是人類迄今還沒有開發利用的新能源,這是一種儲量豐裕、分布廣泛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斯坦福大學環境和氣候科學家的研究報告指出,高空中蘊藏的風能超過人類社會總需能源的100多倍。高空風的特點是風速大、分布廣、穩定性高,長年不斷。一般來說,一萬米高空的平流層風能密度是地面的200倍,年發電時長為地面的4倍以上。采集高空風能可以獲得清潔、低成本、高穩定性的風電。
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系統(SAWES)工程樣機
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系統(SAWES)工程樣機人類走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正在邁向生態文明。綠色、持續、經濟性這個能源生產的不可能三角一直是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能源發展的歷程昭示,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帶來幾何級數增長的能源需求。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產業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方面對能源的需求量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則更加注重綠色清潔。各國企業紛紛競逐未來核心能源解決方案,參與這一輪深刻的能源革命。
為了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發展新質生產力,北京臨一云川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空天院等國內多家頂級科研機構,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堅定探索中國式現代化新能源發展之路。繼推出平流層浮空風力發電系統工程樣機和功能測試后,今年9月起將在多地實測發電。
據北京臨一云川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頓天瑞介紹,他們在解決浮空器氣體泄漏問題上獲得了突破,使得浮空器駐空時長超過25年。現已形成了以引射擴散升力體涵道布局為基礎,以廣域低溫氣體循環技術、光量子風場遙感預測系統、晶振高功率密度直流發電系統為主干的自主技術體系,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升阻比及全球最高的風能利用率,是國際領先的可再生能源創新技術。
頓天瑞在清華大學2024年度科技成果(共青城)對接會上發布了SAWES第一代量產型號,即專門用于應急救援的S500,也就是MINI SAWES。它不僅是狹義的應急救災裝備,更是助力于災害監控、防御、搶險全過程的全域性能一體的應急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據悉,以“聚焦先進產業集群,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清華大學2024年度科技成果(共青城)對接活動,由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攜手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江西省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旨在通過本次成果展示,凝聚資源,搭建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交流合作的優質平臺,不斷培育和壯大創新主體,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加速集聚,加快創新主體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清華大學優質項目提供金融賦能、政策支持、資源對接等綜合助力,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