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3-18 16:37
于曉 李一鳴 婁瓊文
每天一早,位于國網安徽淮北供電公司渠溝生產基地的輸電監控中心內,監控大屏上不停推送著全市重要輸電線路通道的實時畫面,并不時伴有告警信息。值班人員第一時間將甄別后的隱患信息告知運維班組,確保距離最近的人員力量能迅速趕赴現場處置。
監控中心自2018年開始建設以來,積極推進輸電通道狀態遠程監控,打造“職責界面清晰、裝置安全可靠、技能素質過硬、管理智能高效”的輸電集中監控體系,但系統也存在監控隱患數據量龐大,平臺重復告警、無效告警信息較多的問題,給值班人員帶來了不必要的干擾。
了解到此情況后,國網淮北供電公司組織以“全國計算機大賽金獎”得主梁后健帶領的厚健研發工作室,自主研發“輸電智能研判輔助工具”。技術團隊工作人員利用春節假期時間,快速理清項目需求,規劃技術路線,開發部署測試。3月1日上午,“輸電智能研判輔助工具”正式在輸電監控中心投入使用。
“這個輸電智能研判輔助工具,能自動處理重復告警,光今天就自動處理了3427余次,大大減少了我們監控人員的工作壓力。”輸電監控中心值班人員婁瓊文十分開心。
“我們用人工智能新技術為電網發展提供新質生產力,為企業提質增效貢獻力量。”梁后健說。
據了解,“輸電智能研判輔助工具”利用網頁自動處理技術,結合圖像識別算法,差異化比對隱患圖片,標定區域圖像相似度高于80%的隱患為重復隱患,代替人工自動處置。同時建立后臺隱患模型數據庫,打通前后臺數據傳輸通道,收集隱患圖像數據并進行可靠保存,進一步提升算法識別精準度。“輸電智能研判輔助工具”還具備推廣性強等特點,采用分布式部署,在任何內網終端僅需10分鐘便可完成部署與上線,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截至3月11日,淮北供電公司利用“輸電智能研判輔助工具”已累計自動處理隱患圖像15000余次,幫助監控值班人員減少40%的工作量。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