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2-09 16:27
金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動員、總部署。對于現代企業,其中體現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作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不斷增強國資國企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
大唐陜西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陜西公司”)黨委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厚植“紅帆領航 卓越大唐”中國大唐黨建品牌意識,堅持紅色領航,破除務虛心態,服務企業大局,順勢而生提出了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八篇十五步”,樹立“陜西公司”思維,堅定“六破六立”的決心,努力使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改革發展的成色更足、效果更好。
思想引領,強化頂層設計,保障改革行穩致遠
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對于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大唐陜西公司充分認識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與黨的建設的緊密聯系,切實扛起政治責任。通過規范執行“第一議題”學習,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黨委委員落實“一崗雙責”,抓好“第一議題”議定事項在分管領域落地見效,認真總結“三重一大”及重要決策事項清單的執行情況,開展好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確保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把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
“欲謀發展長策,須施改革良方”。大唐陜西公司將思想引領始終貫穿全面深化改革整體布局,精準把脈,堅持開門搞改革,廣泛征求意見,深入基層大興調查調研,確保改革方案科學有效。在“雙碳”背景下,特別是以傳統火電企業為主的電力央企,大唐陜西公司致力于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為改革發展重頭戲,依托強化區域協同融通的著力點,加快推進漢江流域水電一體化改革,有序開展新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探索寶雞、延安等火電企業區域一體化改革,引領基層企業對標學習成熟經驗,放大區域內部協同效應,切實發揮“互聯、互通、互助、互促”作用,以區域協同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全力構建企業高質量改革發展新格局。
紅色引擎,緊密融入中心,激發改革澎湃動能
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大唐陜西公司落實“推進上下貫通、左右聯通、內外溝通、央地接通、政企暢通、點面融通”的“六通”黨建工作法,深入實施“七抓”工程,用好“崗區隊日網”聯動聯創和“黨建引領+”共建共創機制,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堅持黨對統戰、群團工作的全面領導,鍛造改革發展的群團生力軍。深入推進“幸福大唐”建設,做實做細惠民實事,讓職工享受到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紅利。
隨著“風光水火熱儲煤”一體化建設,一廠多地已是常態。大唐陜西公司在新能源改革中,推進區域運維中心黨支部建設,解決“小遠散”企業黨建工作薄弱問題。系統基層企業發揮聯合黨支部促中心功能,在工作地域相鄰、工作關聯度高的單位之間建立聯合黨支部,拓寬黨建助力改革維度。聚焦企業中心工作和幸福大唐建設“兩個中心”,推動組織生活“聯過”、職工群眾“聯心”、團員青年“聯動”,深化與公司改革發展關聯的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相互協作、資源共享,今年公司本部和系統內、外單位開展聯學共建活動130余場次,依靠外部力量創造改革發展優勢環境。這樣對內增溫、暢通內循環,系統內單位之間“大手拉小手”,互幫互助、互學共促,促進企業之間融合。對外破冰、打通外循環,展示企業實力,形成良性互動,讓紅色“朋友圈”激發黨建活力。
凝心聚力,深耕黨建品牌,奏響改革時代強音
黨建品牌創建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把品牌創建“軟實力”轉化為改革發展“硬支撐”。夯基固本、聚智領航,大唐陜西公司召開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在更好履職盡責、做好融合文章上持續用力,從組織體系、隊伍建設、考核評價、融入中心等方面初步形成黨建改革“三十條”,集思廣益,為黨建品牌建設輸入新鮮血液。
立足陜西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和紅色資源,大唐陜西公司做好黨建“+”法,以獨具特色的“大唐紅·無限能”黨建品牌為圓心,以“一個單位一個特色、一個支部一個品牌、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為半徑畫好“同心圓”,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形成了黨建業務雙向融合的黨建+立體模式。為深化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大唐陜西公司構建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體系,探索建立公司黨校,推行延安—富平“一校兩地”特色教育培訓體系,開展名師課堂,組織黨群干部在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實地研學,“走心式”開展黨性教育、“沉浸式”開展理論培訓?;I備企業融媒體中心,打造“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宣傳理念,矩陣發出大唐陜西最強音,持續賦能企業改革發展。
鄉村振興,走在前做示范,扛起改革政治責任
大唐陜西公司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改革最大的政治責任,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新時代“楓橋經驗”,形成以澄城縣定點幫扶為主、9個區域幫扶點協同發展的“組團式”幫扶局面,讓11個基層黨組織與澄城縣11個鄉鎮黨委“手牽手”,全面鋪開又扎實兜底鄉村振興工作。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同志2023年2月調研大唐陜西鄉村振興工作時贊揚:“中國大唐有非常高的情懷,在澄城創造了很多好經驗,國資委推廣了大唐的好做法,令人印象很深?!?/span>
大唐陜西公司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走好鄉村振興發展之路。今年大唐陜西公司以承辦全國電力職工羽毛球賽為平臺,以“體育+助農+幫扶”實現鄉村振興工作提檔升級,邀請電力行業同行前往澄城縣各鄉鎮觀摩中國大唐“三扶三真,五位一體”特色幫扶體系成效,組織“興農周”展銷活動走進賽場,得到大家的點贊,全國電力職工協會發函稱贊中國大唐鄉村振興展現了央企擔當,吸引了新華社、央視網等40多家社會主流媒體集中報道。近年來,在大唐陜西公司講好鄉村振興故事里,消費幫扶超1.4億元,發放“中國大唐·澄城英才”教育獎助金360萬元并惠及1558名優秀師生,爭取到光伏、風電、國家戰略儲煤基地等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解決、轉移就業人群近4000人……這些,讓“真金白銀”飽含著大唐陜西深化改革的“真心真情”開花結果,更是當好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央企主力軍的宣誓詞。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答好時代之卷,是以高質量黨建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的必由之路。大唐陜西公司努力以改革之力開創中國大唐在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團結帶領一萬二千名職工乘勢而上,加速成為能源電力行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標桿和典范,書寫電力央企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作者系大唐陜西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