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1-20 17:04
——向“新”而行綠色發展
通訊員張欣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蘇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一個10年,它發出了寧夏第一度電;2001年,它被評為“全國燃煤示范電廠”;2011年,它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作為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同齡的“功勛電廠”,它為寧夏的經濟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卻在高參數、大容量火電裝機持續攀升,新能源蓬勃發展的新時代,陷入了連續7年虧損的泥潭。它就是國能寧夏石嘴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嘴山電廠”)。
針對虧損企業治理,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給出了“一企一策”的思路,并對石嘴山電廠虧損治理目標及工作措施逐項研究、精準包保。2024年,石嘴山電廠依靠深度調峰、配煤摻燒、固廢利用等扭虧手段強勢崛起,從虧損的谷底一路躍升,獲評國家能源集團第三屆治虧攻堅勞動競賽優勝單位。石嘴山電廠是如何重塑輝煌的?隆冬時節,記者走進石嘴山電廠,探訪該廠扭虧增盈破繭成蝶的艱難歷程。
創新創效全部機組實現深度調峰
2024年5月,有著多年治虧經驗的陳鐵鋒被調任到石嘴山電廠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此時的石嘴山電廠正處于虧損的最低谷。
陳鐵鋒先后經歷過3家虧損企業,有豐富的治虧經驗。通過研究相關政策,他準備在石嘴山電廠實行深度調峰,以達到減虧的目的。他的這個想法提出后,遭到了生產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的否定,大家認為“絕無可能”。原因是石嘴山電廠6臺機組中有4臺機組的鍋爐采用北重33萬千瓦汽輪機組搭配武漢鍋爐廠生產的純前墻旋流燃燒器鍋爐,而目前此類鍋爐全國僅6臺,均未參與機組深度調峰,設備上存在獨特性和單一性,在探索20%深度調峰的道路上無同類型機組可供參照。武漢鍋爐廠由于自身原因,又無法提供有效技術支持。但陳鐵鋒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決心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他的想法得到了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電力”)主要領導的肯定。在寧夏電力的支持下,他第一時間邀請中國能建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的專家前來調研,專家告知:亞臨界機組深度調峰會遇到水動力及給水泵運行方式、脫硝煙溫、機組控制方式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電力試驗研究院都可以以較低成本調整解決,但燃燒不穩定的問題必須增加燃燒器,需要投入較大費用。
這讓陳鐵鋒犯了難,企業本來就不富裕,再大幅增加投入對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span>既然改造這條路走不通,能不能在現有設備不變的情況下,開辟出成功推進深度調峰的第二條路?”陳鐵鋒開始整日思考這個問題。
在與領導班子多次碰頭統一思想后,陳鐵鋒拿出了自己任職7個電廠總結的“獨門絕技”,果斷抓住高揮發分燃煤這一關鍵點,經過不斷查找全國煤炭熱值和燃燒溫度等一系列數據,最終鎖定了燃用新疆廣匯煤以解決鍋爐穩定燃燒的問題。經過4臺機組“試燒”后,成功攻克了相關難題,讓石嘴山電廠6臺機組順利實現了20%深度調峰。
多措并舉發“有效益的電”
“調峰保供,高頂低壓;早晚高峰,效益最大;白天消缺,谷底下壓;晚上搶發,效益最大。”走進石嘴山電廠集控室,值長臺前赫然寫著32個大字,這是陳鐵鋒來到石嘴山電廠后,結合企業現狀提煉出的“發電經”。
石嘴山電廠受銀北電網斷面影響,上網電價要比區內同類電廠的上網電價低,按一年發100億千瓦時電計算,石嘴山電廠要比其他同類型的電廠少收入幾個億。陳鐵鋒通過仔細研究西北能監局實行的分時電價政策,總結出了“谷段調峰掙補貼,峰段發電掙邊際利潤”的“發電經”,并在此基礎上,主動研究省內現貨政策,努力將省內現貨交易培育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發好電,必須配好煤,而“四單聯動”就是辦法。同時“四單聯動”也是降低入爐煤熱值,從而控降入爐標準煤單價的有效途徑。
陳鐵鋒創新建立了“四單兩表一會”經營管理模式,就是通過燃料需求單、燃料采購單、配煤摻燒單、上煤單“四單”,打通了燃料采購、調運、接卸、摻燒各個環節,建立了以發效益電為價值導向的燃料全過程管理流程;通過日利潤經營表和機組負荷圖表“兩表”,明確各時刻的發電盈虧情況,適時選擇搶發效益電或深度調峰;每日召開生產經營例會,對前一日盈虧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明確措施,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在此基礎上,積極實行“分倉、分時、分區”上煤方式,科學精準配煤摻燒,形成了“高熱值煤保頂峰、經濟煤保平段、專用煤保深調”的分倉上煤模式,全年燃料降本成效顯著。
區域一體化協同拓展綠色發展空間
為積極推進企業低碳化發展,石嘴山電廠聚焦“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工作思路,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企業發展向“綠”而行。
在石嘴山電廠北側3千米處的英力特化工是寧夏電力的所屬企業,其電石生產的副產品電石渣屬于固體廢棄物,處置1噸電石渣的費用將近50元。電石渣富含碳酸鈣,而火電企業脫硫制劑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能否將電石渣變廢為寶,作為脫硫制劑?石嘴山電廠在此方面開動了腦筋,并取得了成功。
在寧夏電力“區域一體化協同”思路的加持下,石嘴山電廠與英力特化工兩家企業牽手,簽署了“電石渣一體化處理協議”,每年可為石嘴山電廠節約生產成本近千萬元,為英力特化工減少固廢處置費3000余萬元。同年,石嘴山電廠電石渣固廢治理項目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無廢城市”建設典型示范項目,并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信用評價“綠標企業”稱號。
為了開辟綠色發展新路徑,石嘴山電廠開始探索“牛糞摻燒”,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石嘴山電廠還積極探索基于火電儲能的電解水制氫摻煤燃燒低碳發電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應用,為企業創收效益。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