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2-17 10:24
宋思慧
這里曾經是被黃沙覆蓋的沙漠,現在一眼望去,成片的光伏板匯成藍色的海洋。由春到秋,板下滿是青翠鮮嫩的小草,成群的牛羊悠哉游蕩,一副田園牧歌的景象。在一片碧藍的定日鏡場的環繞簇擁下,一座高聳的光熱塔漸漸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里,這里就是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青豫直流二期10萬千瓦光熱建設項目現場。
定日鏡“藍?!焙脚膱D。
2022年6月,位于青海省塔拉灘、規劃占地總面積609.6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1902.5萬千瓦的海南州光伏園區榮獲“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青海共和公司青豫直流二期100萬千瓦光伏光熱項目,其中10萬千瓦光熱建設項目誕生于這里。
作為集團首個塔式光熱項目,項目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計劃于2025年6月并網發電,建成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22287.5萬千瓦時,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的同時,將有效推動區域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的構建。目前,光熱項目已完成吸熱塔土建結構結頂及主廠房主體結構封頂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主設備安裝和定日鏡安裝工作。
抓機遇勇作為,開啟嶄新征程
2021年9月6日,青海省能源局發布國家首批大型光伏、風電基地青豫直流二期七個標段的招標公告,標志著青海公司進軍光熱領域的開始。面對緊迫的20天標書遞交期限,公司迅速響應,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
公司計劃發展部作為先鋒,立即起草了需要集團公司協助的事項,并緊急處理投標相關事宜。在集團公司的支持下,商務組、技術組、協調組迅速組建,形成了高效協同的投標團隊。商務組負責辦理授權書、委托函、保證金等手續,并收集整理數據支撐;技術組與外部技術力量合作,確定了科學先進的技術方案;協調組則緊盯省能源局以及招標代理公司,確保信息的暢通和準確性,為投標團隊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外部信息支持。投標任務時間緊、工作量大,投標小組成員們連續工作了60多個小時成功完成資料印刷和蓋章等工作。9月28日,青海公司成功中標青豫直流二期1標段100萬千瓦光伏光熱項目,這是七個標段中裝機容量最大、建設條件最好的標段。中標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公司的每一個角落,全體員工為之振奮,為之驕傲。
中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想要建成集團首個塔式光熱項目,青海共和公司每一步都面臨著從無到有的嶄新挑戰,其中,專業技術人才的缺失和人員專業知識儲備上的不足給這個新能源行業的新興產業的建設、管理提出新的考驗。
為了化解這一問題的制約,青海共和公司不斷摸索學習和培訓的新模式,將能力和專業知識的快速提升作為重點。逐步健全和完善的“內外三講”機制就是一種探索及創新,內部指的是領導班子講規程、講規范、講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外部則是要求每個廠家講設備性能原理、講安裝注意事項、講運行中常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職工為監理人員講解起重作業安全監管規程。
除了“內外三講”,項目部還采用“白天擼起袖子加油干,晚上忙中學習再充電”的“夜校模式”,每晚七點半,項目部的成員們準時來到辦公室集中學習、輪流發言,交流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收獲,并提出面臨的問題,與大家一起研討解決。光熱項目部副主任張書震指著不遠處已經能依稀窺其雄偉的吸熱塔說:“你看,年初它還是個大大的土坑,可是現在呢,188米高了,我現在最能理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像個孩子,一點一點成長、一天一天累積,塔在長,我們也在‘長’”。
西勘院項目總工上育平說:“沒見過像他們這么刻苦上進的業主方,見到誰都要問一問,學一學。上次我在食堂正要吃飯,高祥在我旁邊一坐下就開始問,問得實在太投入了,二十多分鐘啊,我愣是沒吃到一口飯。”
多元化科學化,打造優質工程
“新能源發展必須堅持‘多元化、快速化、規模化、效益化、科學化’,而光熱項目就是我們科學化、多元化的重要一環,必須要建設優質標桿工程,為集團新能源發展提供青海共和經驗和智慧”。共和公司黨委書記在年初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海南州生態太陽能發電園區光熱園區航拍圖。
項目從初設開始,就走訪了周邊的一些光熱項目,也和科研院所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為了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提升系統可靠性,該公司采取了支持聚光集熱系統運行各階段的鏡場自動化控制系統。通過自動化控制,鏡場控制系統實現了將鏡場的定日鏡按照能流密度要求投射到吸熱器壁面上以達到預期聚光集熱效果,并使得吸熱器在各運行階段的正常高效運行的同時,不會發生熔鹽凝固或分解情況。在該系統控制下,鏡場能夠每30秒自動校對一次,并自動調整鏡場角度,達到最大程度地利用每一縷陽光的目的。同時,該公司與多方反復溝通,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指導,最終選用了特制的超白浮法玻璃定日鏡,反射率要比家用鏡子的反射率高百分之三十,通常,家用鏡子反射率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而這種特制鏡子的反射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四以上,能夠收集到更多的太陽輻射能。
光熱項目定日鏡安裝現場。
“光熱發電具有電網友好、快速調節、儲熱連續、發電穩定的特點,立項之初,我們就堅持高質量高標準打造優質標桿工程,持續加強現場施工安全管控。”注視著不遠處建設中的光熱塔,共和公司總經理自豪地說道。吸熱塔是該項目的核心建筑物,混凝土結構高188米,頂部鋼結構高約30米,是個典型的高聳建筑物。施工前,為保證該塔的施工質量和外觀性,項目部從多方調研,聯合施工單位,通宵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料,最終確定該塔采用吊籃式翻模施工方式,模板結構形式采用“外模1.5米*3.0米+美縫條”,內模采用1.5米*0.6米緊密拼縫的鋼制模板來施工。優化后的方案,大大地提高了施工進度,保證了工期,并確保了每次塔高提升時已澆混凝土的強度和質量,同時,還探索出一條兼具太陽能科技和建筑美學的優質工程之路。
吸熱塔航拍圖。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在大家“干一行專一行”的精業篤行下,這座吸熱塔不再只是一座功能性的發電建筑,還將成為荒蕪的塔拉灘上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啃骨頭破難題,鐵肩詮釋擔當
5月至9月,正是共和縣的雨季,今年的雨水格外多,極大地影響了整體的施工進度,5月至10月的黃金施工建設期被大幅縮短,如何落實“高質量高速度低成本”要求,成了擺在該公司面前的緊迫問題。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惫鉄犴椖坎康膯T工們紛紛請纓常駐項目現場。新婚燕爾度了幾天蜜月就迅速趕回現場的“新晉丈夫”郝帥、妻子懷孕不久的“準爸爸”任文強、不知道女兒班主任名字的“糊涂老爸”鮮耀龍……這些家里的“小人物”是整個光熱項目的“大英雄”。
今年3月,青海省海南州雨雪、大風天氣頻發,工程建設速度被強行按下0.5倍速,研究了各種方案后,光熱項目開啟了“挑燈夜戰”模式。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焊接作業。
“工程進度確實要趕,但質量和安全決不能放松,保證不了安全,確保不了質量,什么都是空談!”光熱項目負責人喬紅飛反復強調。為保證夜間施工安全可控在控,項目部成員與監理單位多方監管,增加定時和不定時巡檢頻次,確保各項安全措施執行到位。此外,聯合安全環保監察部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進行夜間施工安全檢查,及時糾正違章行為,無論是高空作業、焊接作業、土建施工,到處都有業主的身影,“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是這個項目安全的最大保證。
管理人員在現場核驗高壓加熱器設備制造參數。
“烈火煉真金,苦難鑄輝煌?!眹苋艘栽绞瞧D險越向前的堅韌與執著接連克服了海拔高、風沙大、晝夜溫差大、雨季降水量大、專業人才和施工人員不足、混凝土供應受限等難題,始終堅持以打造優質工程為建設目標,嚴格把控每一環節,工程建設質量受到集團重大項目辦公室、電力建設工程質監站專家們的高度肯定,目前,這座247米的吸熱塔正以沖破云層之勢,穩步矗立在廣闊的塔拉灘上。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