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6-14 17:34
謝超
近日,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以下簡稱“南網超高壓公司”)成功完成了高技能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工作,標志著公司在人才評價體系創新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
本次改革試點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評價為導向,遵循《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等國家層面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最新要求,著力解決高技能人才“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手段單一、評價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問題,牽引人才體系不斷優化,為公司的人才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引入多元評價,高技能人才評價“破藩籬”
堅持守正創新,多元融合,構建突出技能、業績、貢獻導向,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高技能人才評價標準,探索建立評價標準多元、評價方式多元、評價流程多元、評價結果應用多元的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體系,破除束縛高技能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重構組合標準,高技能人才模型“樹新標”
本次試點圍繞高技能本質,構建以技能為導向、業績為重點、注重綜合素養的高技能人才多元評價模型,全面涵蓋高技能過程載體以及高技能結果載體。在此基礎上,設計多元組合式評價機制,形成多元組合式評價指標庫。
以應用場景為牽引的組合式評價標準在南網超高壓公司高層次人才評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是聚焦專業差異,按照不同層級、不同類型專家特點,將高技能人才劃分為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應用技能型三大類,分類構建評價標準;二是結合“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接班人培養計劃”等不同高潛人才選拔需求,組合構建高潛人才選拔標準,有效提升選人用人效率和針對性;三是借鑒分專業、多元化指標庫的設計思路,牽引公司細分專業技術專家評價標準修訂,形成了5個細分技術序列的專家評價標準。
創新項目模擬,高技能水平“見真章”
如何篩選出現場經驗豐富、真正能夠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高技能人才,一直是高技能人才評價的痛點,本次試點改革對標世界技能大賽項目設計理念,改變以往碎片化的理論知識、實操技能的評價方式,創新引入項目模擬評價,以現場經驗和問題解決評價為主、考核全面深入、貼近核心業務、減少應試準備。
項目模擬評價在公司領軍級技能專家評價工作中進行了試點應用,得到了廣東電網、廣西電網等單位多位杰出技能專家以及南網超高壓公司廣州局、貴陽局等試點單位一致好評,改變了以往“競賽型選手”的導向,真正選出“現場經驗豐富的領軍人物”。
深化過程考核,日常貢獻價值“凸業績”
過程貢獻的衡量一直是高技能人才評價另一痛點,南網超高壓公司創新“項目+”“任務+”等過程評價方式,采用過程積分、事后追認等方式多角度衡量高技能人才在重點任務、項目中的過程貢獻,打造衡量日常貢獻價值“雙通道”。
任務積分精準量化過程貢獻,依托參與任務的積分評價機制,每項任務完成后,相關技術部門即根據貢獻度賦予參與人員積分,精準量化評價參與人員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中的貢獻度。
集中追認權威認定價值輸出。依托網公司最新專家選聘業績認定做法(事后集中追認),梳理提供選聘評價業績周期范圍內相關評分項依據,為專家選聘提供權威背書。
數字化評價平臺,評價實施駛入“快車道”
基于超易學功能升級,構建高技能人才數字化評價平臺,實現評價流程的無紙化流轉、評價數據的智能化分析、高技能人才的數字化管理,提升整體評價的效率與效益。一是搭建了高技能人才線上評價流程,實現專家選聘全流程線上運轉;同時將業績評價工作做在日常,支持專家隨時上傳和積累業績,實現評價實施“日?;o紙化”,顯著提升評價效率;二是建立數字化看板,追蹤高技能人才評價全過程數據,實現評價數據對人才“選育用留”全過程應用支撐;三是建數字畫像,集成人力資源總體情況、崗位配置情況、員工能力當量數據,實時分析、動態追蹤高技能人才隊伍能力發展情況。
此次改革試點工作在高技能人才評價標準、評價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改革試點以來,公司2人獲評國務院特貼專家,5人入選首屆“國家工程師獎”的特高壓柔直技術研發團隊成員,2人入選云南省“興滇英才”首席技師,20人次獲得各類省級人才榮譽,60人次獲得各類地市級人才榮譽。
后續,南網超高壓公司將進一步總結試點經驗,不斷創新突破,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跨區域輸電企業以及推動西電東送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