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3-05 15:22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蔣后樂)“線夾銷針無缺失,導線節點溫度正常。”3月1日,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突泉縣供電公司員工王平、張清潭正在突泉縣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里供電專線10千伏平園線開展特殊巡視,確保設備隱患“早發現,早處理”。
為保障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供電質量平穩可靠,國網突泉縣供電公司安裝變壓器6臺并建設了101.8公里長的10千伏平園線作為園區供電專線,安排專人根據園區內不同企業的用電類型、不同生產線的用電量,制定了針對性用能方案,確保在不超過電網容量的情況下,最大化提升企業產能。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振興,電力的穩定供應成為了突泉縣農牧產品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現在用手機就可以操控水肥一體化機器,特別智能、方便,發現用電難題以后,一個電話,供電公司員工馬上就能上門處理。”園區內時創農業公司子公司內蒙古金伯利農場有限公司突泉項目運營經理周建東說。
2月27日,興安地區突降大雪,為了保證位于園區南部種植區的反季節蔬果基地的智慧種植大棚不受影響,國網突泉縣供電公司安排專人冒雪火速趕往現場,檢查9個連棟溫室內通風機、溫控裝置、電動遮陽網等用電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排查導線覆冰舞動、桿塔基礎凍漲等設備隱患,經過7個小時的奮戰,在整個降雪期間,園區內未發生任何一起故障停電事故,有力保障了園區內產業的生產任務不受影響。
在澎湃的電力供應下,截至2023年底,占地92畝的反季節蔬果基地采收成品網紋瓜13.5萬個,收入達400萬元以上。此外,時創農業公司還帶動全縣130戶農戶一起種植網紋瓜,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被當地農戶稱為“致富的金鑰匙”。
自春節假期結束后,園區進入復工復產用電高峰期,為保障場區內用電安全可靠,國網突泉縣供電公司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對園區開展了3輪電力設備特巡工作,繪制配網感知系統單線圖,實時監測園區內供電設備運行工況,確保第一時間發現設備故障,減少因停電造成的生產損失。并結合峰谷平電價政策,根據企業生產方式制定調整計劃,更新用能方案,讓企業能夠以更小的用電成本享受電力供應,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
為積極了解園區內各企業用電需求,征求其對供電優質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國網突泉縣供電公司還組織園區內各企業負責人建立了用電信息聯絡微信群,實時共享停電信息、收集用電難題,并多次上門講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切實提升園區內用電客戶的用電滿意度。
“園區的發展好了,電網建設也完善了,上次我們公司恒溫大棚的空氣開關突然跳閘,我在微信群里反饋了一下,不到15分鐘就有供電公司的員工給我上門更換,還給我普及了安全用電知識。電能有保障,我們采摘園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現在我們一共種植了20多個品種的水果,年接待游客3萬多人,年產值超過500萬元,年帶動就業50人以上”園區內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園負責人劉淑輝高興地說。
“下一步,我們國網突泉縣供電公司將會和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一起,將在電網建設等方面不斷進行完善,在產業鏈條上不斷延伸,實現現代農業投入要素集約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生產手段科技化、產業經營一體化的目標,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國網突泉縣供電公司總經理王亮說。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