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2-18 16:22
魏雅雯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對在外打拼的鄉賢而言,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了回憶。臨近春節,游子回鄉,到處走一走,和親朋好友聚一聚,看看家鄉發展的新面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近日,回鄉探親的甘肅天水市秦州區西關榆樹巷居民馬鑫對前來宣傳冬季取暖用電安全知識的臺區經理豎起了大拇指,夸贊供電部門的這一改造對居住在這里的老百姓幫助很大。他說:“以前,巷道里的各種電線纏在一起,雜亂不堪。現在,電線整齊排布,環境清爽了,用電更安全了,這些電力設施改造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煥然一新的民生設施,淳樸悠久的文化味道,隨手一拍就是風景。
天水西關老城始建于明代中葉,因伏羲廟位于城中,故又稱“伏羲城”。從20世紀末起,天水市以弘揚伏羲文化為龍頭,啟動伏羲城的重建工程,經過數年的建設,一個充分體現伏羲文化厚重內涵的伏羲城呈現在世人面前。
為改善伏羲城人居環境,推進天水城市文旅再發展,展示天水市良好形象,讓外來游客充分領略生態良好、風景秀麗的旅游環境,國網甘肅天水供電公司對伏羲城內士言巷、胡家書房及榆樹巷等12個巷道配網電力設施進行改造,共新建低壓電纜分接箱4臺,低壓電纜線路1千米,低壓架空線路1.23千米,涉及戶表改造遷移691戶。
如今,在伏羲城內,通過改造線纜入地,電能表箱有序上墻,解決了原有集中型戶表箱、電力設備、低壓臨時線路雜亂無章,以及用戶私接亂拉等遺留問題。街邊的配電設備實現了整體彩繪后,電力設施和地方文化元素相滲透,同時滿足了居民生活用電和文創商旅等服務用電的需求。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