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6-17 09:02
于敏
在能源保供的時代賽道上,國家能源集團安徽蚌埠電廠(以下簡稱”國能蚌埠電廠“)以6000個日夜的堅守與拼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安全答卷。從淮河之畔起步的電力新軍,到如今的行業技術領軍、安全鐵軍,該廠秉持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創新、精益、開放”的工作理念,憑借“實干、奉獻、創新、爭先”的企業精神,在安全管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持續突破,為機組安全運行筑牢根基,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體系筑基,密織安全“防護網”
“決不能過高估計我們的安全形勢,決不能過高估計我們的管理能力,決不能過高估計現場的安全狀況。”該廠黨委書記在年度工作會議中對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并引導員工要“要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制度。”
該廠將“三個不能過高估計”原則深植管理基因,聚焦“現場、現實、現在”三維管控,壓實各級人員安全直線責任。全面實施集團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精益構筑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應急處置與救援“三道防線”,深化雙重預防機制,不斷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國能蚌埠電廠全景。
嚴格執行“三票三制”是保障生產安全的關鍵。操作票、工作票、風險預控票,每一張票都是一道嚴密的安全關卡,從填寫、審核到執行,環環相扣,確保每一項操作都有章可循。該廠在日常工作中實行“設備主人制”,重大操作增加“后備監護”,在檢修期間組建“檢修隔離試轉組”,確保精準操作,精益檢修。
“要從嚴從實抓好承包商管理,優化整合,控降數量,嚴把入廠關,優選項目經理,長期承包商要無差別管理,短期承包商要精選隊伍。”
該廠在年度會議上再次強調“大安全”管理理念,不僅要將安全管理延伸至每一支承包商隊伍,更要延伸至每一個角落,以“嚴細實精快”的工作作風貫穿安全管理全過程,為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奠定堅強的保障。
科技攻堅,植入安全“智慧芯”
國能蚌埠電廠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聚焦能源低碳化、清潔化、智能化三大領域,加大科技投入研發力度,建立“產學研用”鏈式創新體系,打造“首臺套”“首突破”等標桿示范項目,推動科技創新向縱深發展,為機組安全運行植入“智慧芯”。
走進該廠集控室,數字化、智慧化氣息撲面而來。一排監控大屏實時顯示機組運行各參數狀態,各設備運行畫面交替切換;輸煤皮帶上方,軌道機器人正沿著既定路線細致巡檢,通過5G傳輸技術將生產數據實時回傳至一體化監控平臺……
5月17日至18日,國能蚌埠電廠一期兩臺630兆瓦機組30%額定負荷深度調峰性能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至此,四臺機組全部實現30%深度調峰。這一成果是該廠持續推進機組靈活性改造,提升機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的生動實踐。
主變區域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巡檢。
“二次再熱機組智能發電技術在公司機組運行、檢修等實際工作中表現出的安全性能和節能效果顯著,也因此獲評國際領先水平。這是與高校學府深入開展產學研,緊密投用生產實際中的典型成果。我們要總結經驗,繼續深化科技創新研發形式與力度。”
“主變區域是設備巡檢的重點,尤其是迎峰度夏期間,室外溫度高,油溫油壓、套管溫度、冷卻器運行情況等都是機組安穩運行的重點。現在有了智能巡檢機器人,不僅及時、高效,還精準,也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巡檢其他區域。”談到主變區域巡檢機器人的投用,該廠巡檢員感觸頗深。
正是有了智能監測系統、斗輪機無人值守等一系列智慧化技術的深度應用,為機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增添了數智保障。
人才培育,鍛造安全“先鋒隊”
人才是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的核心力量。國能蚌埠電廠通過構建多元化培訓體系與創新實踐活動,精心培育出一支安全意識牢固、專業技能精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成為守護企業安全生產的堅實屏障。
在人才培育機制建設上,該廠推行內訓師制度,充分挖掘內部人才資源開展專業授課。依托月度安委會,深入剖析不安全事件,集中開展安全學習,并將警示案例學習與應急演練納入常態化工作。
為全面提升員工專業素養,該廠開展全流程、系統化的專業技能培訓,內容覆蓋設備規范操作、故障診斷與排除等關鍵環節。同時,結合季節性變化、生產實際開展火災撲救、地震避險、防洪防汛等多場景應急演練。在一次次實戰化演練中,通過對真實案例的復盤研討,深刻汲取經驗教訓,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面對突發狀況時更加沉著冷靜、應對有序。
職工正在體驗觸電。
為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與創新活力,該廠定期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同時,大力培育創新平臺,由首席師牽頭組建創新團隊,發揮專業技術帶頭人的引領作用成立攻關小組,依托勞模工匠及青年人才設立創新工作室。在重大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員工們得到充分鍛煉,真正實現了以人才推動項目發展、以項目培育專業人才的良性循環,為集團和安徽公司打造“優秀專家、大國工匠、青年人才”三支隊伍貢獻力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參加完VR培訓,那些驚心動魄的畫面仍歷歷在目,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容不得半點馬虎,今后工作中我一定會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該廠生產人員體驗VR培訓后激動地說道,這種沉浸式的培訓方式,為安全生產工作筑牢了智慧化保障,讓安全意識真正入腦入心。
文化深耕,凝聚安全“向心力”
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靈魂。國能蚌埠電廠將安全文化建設作為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抓手,讓集團公司“強基固本,平安國能”安全文化理念浸潤每一位員工心田。
踏入國能蚌埠電廠,從辦公區到生產現場,道路兩側的安全道旗與主干道旁“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安全警示教育文化欄相互映襯,安全標語、警示漫畫、文化展板隨處可見。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事故案例與安全提示,以鮮活教訓敲響警鐘。
“進入生產現場,請正確佩戴安全帽……”走在通往主廠房的棧橋上,不僅能看到兩側玻璃上張貼的醒目的安全展板,急救指南等,還能聽到自動感應語音播報系統發出的溫馨而嚴肅的提醒。
職工正在安全文化專欄前學習。
該廠充分利用“事故警示月”“安全生產月”等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活動,讓安全文化融入員工日常,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時,該廠定期開展“企業開放日”,邀請家屬走進企業參觀,使其成為安全生產的監督者與支持者。
從淮河之畔的第一縷晨曦,到六千個日夜的星霜荏苒,國能蚌埠電廠用無數個平凡而堅定的瞬間,編織成守護安全的璀璨星河。這份長達6000天的安全答卷,不僅是對過往奮斗的深情禮贊,更是邁向新征程的激昂序曲。
站在新的起點,國能蚌埠電廠將繼續踐行“植根安徽、融入安徽、助力安徽、服務安徽,在安徽發展,在安徽奉獻”的理念,以安全發展為核心,持續創新管理模式,深化科技應用,培育優秀人才,厚植安全文化土壤,在能源保供的賽道上持續發力。守護萬家燈火的溫暖,為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安全動能,讓六千日夜鑄就的安瀾,化作照亮未來征途的永恒星光,讓“國能之徽”,徽映江淮。
責任編輯:劉礎琪